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陈晓兰与“鼻激光”的较量

2008-02-22 18:1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1年10月份,在新单位工作8个月后,陈晓兰发现彭浦医院理疗科进了一种新仪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与这种仪器配套使用的是“一次性光纤针”,两种仪器结合起来用,通常称为“鼻激光”。

  陈晓兰查实,“鼻头”的注册证号是过期的,这意味着和“石英玻璃输液器”一样,她又碰见了一种假冒伪劣产品。与当初的“光量子”模式相同,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其实是厂家白送给医院的,其前提是得用一定数量的“鼻头”。而每次治疗的收费,也是40元。

  在陈晓兰发现“鼻激光”的这一年,上海医保改革大面积铺开,医保部门对医院实施总量控制政策,即规定各医保定点医院使用医保资金的额度。医院规定医生在完成一定开单额度的基础上,限制医生对药物费的使用,鼓励医生多开诊疗费、检查费。新政策出台后,医院里用“鼻激光”的越来越多了。而如“伤骨愈膜”、“高电位治疗仪”等新型的医疗器械,也堂皇走进了医院。一方面是病人正常的治疗因医保经费短缺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却是假劣仪器的横行,陈晓兰向有关部门写举报信。

  2002年4月,上海市药监局终于取缔了“鼻头”。一家销售公司和数家医院受罚,罚款总额达100万元以上。这一次,陈晓兰觉得要比举报“光量子”时顺利得多。然而,陈晓兰很快就开始后悔。因为“鼻头”被取缔之后,氦氖激光血管内治疗仪并没有停下来。

  很快地,与之配套使用的另一种产品———插入患者体内的“光纤针”粉墨登场了。“单是‘鼻头’,顶多骗钱而已。”陈晓兰说,“可光纤针插入人体后,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光量子’。”

  从2003年开始,陈晓兰开始赴京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这一问题。2002年12月31日,在反映鼻激光问题期间,50岁的陈晓兰被院方通知以“工人编制”退休,但因其身份特殊,彭浦医院无法给她办理“退休”手续。日前,陈晓兰去上海市医保局咨询,发现自己的“四金”分别于1999年7月和2001年4月被“强制封存”。

  然而,陈晓兰并没有就此罢手。2004年6月,继5年前试针“光量子”之后,陈晓兰再次“以身试针”。“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危害患者健康的骗局揭开来,让更多人避免上当。”陈晓兰说。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