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切实查处仿药产品 确保市民用药安全

2008-02-21 20:2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切实查处仿药产品,确保市民用药安全。

  提案者: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理由:

  我国的法规明确规定了“药”、“械”、“消”、“食”等字号产品管理的划分、使用范围及申请、批准方式。其中“药”准字号的产品为药品,申报要求最严格。“药”、“健”、“消”、“械”等字号产品的工艺、质量及管理,差别很大,其中以“药”最严。“消”、“健”等字号的产品,不能当作药品售卖,以药品为主要作用成分的药械结合类产品登记为“械”字号也是非法的。近年来,有些企业利用一般消费者不了解“健”、“消”、“械”字产品与“药”准字产品的差别,在这些非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或在宣传单上,模仿药品标注(或宣传)产品对疾病的治疗功效,夸大其产品的功效,让消费者误以为此类产品也是药品。这些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冒充为药品售卖,甚至一些医院也不规范地使用这些产品。

  一、我市存在的仿药产品主要现象:

  (一)仿药产品违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五种:

  1.直接使用药品名称或使用与药品名称的字形、发音接近的商品名称,如“辽X膏”,就容易被认为是治疗癣的“疗癣膏”。 又如 “益肤X”,容易让人误认为皮肤病均可以适用。

  2.在说明书中直接阐述是药品(包括中药、藏药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药品等)。如“鼻嗅X”,在其注意事项中明确标明“必须坚持用药……”。又如 “冰黄湿痒X”,在其外盒上标明是“蒙宗正药”,且适用于“各种引起的皮炎、湿疹的敏感菌感染……”。

  3.有意含糊产品功效的注解字眼,采用类似于药品疗效的字眼,甚至直接在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标示[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如 “纳米X妇女外用抗菌凝胶”的适用范围就明确为“主要用于妇科炎症、各类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等)、宫颈炎及宫颈糜烂的治疗”。

  4.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如“肤特X软膏”(又称XX软膏),在其功能上表明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用法与用量中标明用于皮肤及阴道。又如前面提到的“益肤X”,其使用范围就明确为“各种感染……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麻疹感染等”,几乎对皮肤疾病无所不医。

  5.某些产品的批准文号无法查证,某些产品使用过期文号或伪造文号。上述种种违规仿药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批准文号都是非“药”准字。

  (二)仿药产品范围广,品种多,交易额惊人,违规严重。

  涉及的产品包括“械”、“消”、“健”等字号,甚至“食”字号。涉及的单位包括正规医院、私人诊所、正规药店、小商铺。我市某些医院甚至包括三甲医院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些产品。部分医院由设备科购进供应,部分由药学部门购进。产品使用范围涉及妇产科、皮肤科、口腔科、骨科儿科五官科以及手术室,药店中还有些产品涉及到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以妇产科及皮肤科比较突出,有不少产品被用于冲洗阴道,外用于皮肤治疗皮炎、湿疹、真菌感染等。如“百X康软膏”在其功效特点上表明几乎可用于所有的皮肤病。批准文号的发放省份涉及范围广,不少省都有类似的产品,广东省也不除外。此外,品种繁多。大型医院使用的品种多的可达60种左右,中型医院也达到30种以上,药店尤其是大型药店的品种更多。使用的剂型包括贴剂、涂剂、洗液、栓剂、胶剂、软膏等。虽然这些产品并不是药品,但其价格并不便宜,药膏类的价格在每支10多元到几十元不等。妇科的洗剂也在每瓶30元左右。如 “鼻嗅X”两瓶共65毫升,售价达60元一套!在广州,某些单个产品市内销售额每月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大型医院所有品种的月销量约为50万元左右,中型医院的月销量约为30万元(由于涉及到商业秘密,实际数字可能更大)。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极易与药品混淆、批准文号有待查证、质量无法保证的“械”字号“生理盐水”、“甘露醇”已经被人在推广。

  当然,其价格也比 “药”字号产品升高很多。

  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产品流通的各个主要环节都有利可图:

  1、本应需要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和新药安全性研究等程序后方能申请注册为“药”字号的药品,厂家为了规避“药”字号产品严格的申报手续,即规避种种质量监控和严谨烦琐的临床实验追踪研究环节,改为走捷径申报“健”、“消”、“械”、“食”产品类,达到投入少、产出快的目的。

  2、医院应用此类产品有利于降低药比。由于卫生部规定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得超过总收入的45%,超过部分连同成本一起上缴卫生厅,而这些“健”、“消”、“械”、“食”产品的收入是以药品外的收入来收支的。使用这些产品,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外还可以降低药品的比例,使之更容易符合上级规定的“药品收入不超过45%”的比例。故此,相关单位都明知这些产品不是药品,也不能替代药品,个别更加有冒充药品、伪造文号的嫌疑,但为了各自的利益,或多或少地生产、使用。部分医院则是以治疗费名义售卖这些产品。目前,这种情况有发展的趋势。

  二、仿药产品的使用及泛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并扰乱药品市场。具体表现为:

  (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药理及临床试验、观察,甚至根本就没有经过试验,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产品是否有真正“疗效”,其所标称的适应症没有临床验证,药物不良反应没有药理实验验证。患者花钱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产生严重不良作用。

  2、由于不是药品,其原料的采购、生产工艺及产品的监管与执行的合格标准都与药品不同,当这些产品被当作药品用作治疗疾病,其安全性与效果堪虞。

  3、生产的合法性较难核实。很多“消”、“健”、“械”等字号的产品无法通过有效、便捷的权威途径进行核实,仅凭几张证件复印件就进入药店。

  4、由于不是真正的药品,使用情况没有及时有效的不良反应报告收集、反馈机制,在临床上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有很多皮肤科大夫反映,不少患者外用了一些“消”、“健”、“械”等字号的产品后,皮肤出现类似糖皮质激素样的不良反应,是否在产品中添加激素,则有待相关部门查验。

  (二)扰乱药品市场。 由于不是“药”准字号,某些产品可以由当地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批准,故上市速度很快,非“药品”产品当作药品使用,严重扰乱药品市场。某产品“爱可X敷料”,其专利申请号与批准号是同一年的,亦即该产品在申请专利的当年就获得了准字号。又如“鼻嗅X”,生产厂家是药厂,在其药盒上还标明“结构性能”、“适应范围”等,其价格比很多药物还贵!这些产品先期投入少,生产成本低,利益空间大,当地部门可以批准,容易滋生腐败,对正规药品生产企业是很不公平的竞争。此外,该类产品不参与招标,可以直接由医院采购使用,其使用情况不受监管。

  办法:

  (一)认真、细致、严格清查。

  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市内医院、药店现有的“健”、“消”、“械”、“食”等产品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产品,应该依法严厉处罚,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吊销相关批准文号。按法规属于药品的,应该要求生产厂家严格按药品申报、批准、生产。对这类产品说明书,也应该要求生产厂家严格按照要求刊登说明内容。对本来属于药品而又申报为“健”、“消”、“械”、“食”等字号的,应该严厉处罚。对非药品产品,应该认真检查其说明书是否有药品方面的说明内容。对不按照要求整改而继续进行非法生产、销售的,应该以生产、销售假药论处。

  (二)加大对“药”、“健”、“消”、“械”、“食”等字号产品差异的宣传。加大对虚假广告、不实宣传的打击力度,同时开展合理使用药物的宣传活动。

  如通过街边橱窗、讲座、媒体、大型活动等进行宣传,让消费者正确了解上述产品性质,及其与药品的差异,指导消费者正确购买、安全使用。

  (三)向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大力鼓励群众举报违规产品。

  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处理违规使用、销售上述产品的医院和商店。对处理问题不力的单位,应该及时通报,并作相应处理。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向媒体公布不合格的产品及生产厂家、批准机构,并向省及国家卫生、食品药品管理部门汇报情况。由于这些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政出多门,相关职能部门各管一块,必要时成立协调机构,卫生部门与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办案,严厉打击 “健”、“消”、“械”、“食”等仿药产品。对于由外省批准的,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应该向省相关部门汇报,以争取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职能部门协助查处,从源头上予以杜绝。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