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年龄上限由55周岁修改为65周岁;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缩短为3个月;每次采集血量不低于200毫升;建立真正意义上全国统一的‘血液银行’,使献血者在异地免费用血有保障……”
这是为“战血荒”,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汪春兰代表准备提交的关于修改献血法的议案。
汪春兰认为,自1998年实施以来,献血法在我国从义务献血过渡到无偿献血的进程中起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作用。但现在我国用血状况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血液需要量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年人均血液需要量在8毫升”的标准;血液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HIV感染途径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过度依赖政府“下计划”的模式难以维系。
“国家应及时规范无偿献血者返还用血办法,实行全国联网。建立完善的血型普查机制,依法建立完善稀有血型者的应急求助机制,保证稀有血型者的生命安全。”汪春兰说。
据了解,人体血红蛋白水平从65岁以后逐渐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对献血年龄的规定是18至65岁。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约70毫升,采血的安全指数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一次献血350毫升是合适的。对于献血间隔时间,世界各地普遍根据红细胞120天的平均寿命,定为3个月的时间。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