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到政协会议上报到,记者们紧追采访。对于今年“两会”上提什么,崔永元一副“打死不说”的姿态。然而,昨天他却透露了一个让他忙活了一整年却被迫“流产”的提案,有关医改。
这次小崔搞了点神秘。反复追问下,他才简单透露了这次提案是关于中国文化和精神建设的。
不过,崔永元也没让大家失望。“我有个提案做了1年,但这次还提不出来。”崔永元说,本来今年还想做一个关于医改的提案,但现在看来是流产了。
“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你发现的内幕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不亚于奥斯卡大片。”崔永元觉得大家没整明白看病贵看病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反映出来的往往是表面问题。
“我们光说药,就我的调查而言,药的种类至少可以减少50%。”崔永元说,患者看到的都是药的名字,但往往很多名字,其实就是一种药。就因为名字不同,价钱就不一样。“名字一多,就有了医生选择范围。”
“零价差按照进价出售给老百姓,但这个进价就是对的吗?进价就是成本加上利润吗?没有那么简单。但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我不能不负责任地把减少50%或是价差了多少提出来。”崔永元说,正是因为没完全弄明白,所以负责任地将提案“流产”了。
提到近期比较热门的异地医保问题,崔永元说,“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不难,就像我拿着北京挣的钱去杭州吃包子一样,一点问题没有。没人管我这是北京的钱,还是杭州的钱。”
但为什么同样道理却不能使用在医保上?老人跟着子女去别的城市,医保就没办法同期迁过去?崔永元说这就是问题,就需要关注。
媒体解读:
崔永元不愧是央视名嘴,荧屏内外都说得挺实在,有提案没提案,不回避、不兜圈子、不推卸责任,实实在在地道出没有提案的真实原因。看得出来,崔永元对未能在今年两会上提交这个提案,有些愧疚和焦虑。
话说回来,崔永元参加政协会却没有提交提案,但也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崔永元没有提案,不是他不想提交提案,也不是他没有努力去思考和调研,而是想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提案,但是,他作了一年的医改药价调研,却没有“整明白”,结果流产了,实在令人遗憾。不过,他没有放弃,“希望明年整明白了”再提交一份医改提案。崔永元履职真用心,值得欣赏和称道。
好在崔永元发现了某些问题,比如“医改的路数不对”、医生选择“不同的名字,实际上是一种药”背后的猫腻,每个病患及家属都有感觉,也是每个病患心中的痛—— 这是一种严重忽悠,但患者及家属毫无办法,只有无奈地问:监管部门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吗,真的要等崔永元明年的提案出来后再调研讨论吗?
崔永元“没整明白”也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提案。监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解决这份未能完成的提案,要学一学崔永元的求实、求真、求深精神,扎扎实实深入到医院、药企、药商、病患当中去调查研究,把看病贵的“病根”找准,然后对“症”下药,根除看病贵“顽疾”。
隔行如隔山,作为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委员对医药行业了解有限,要想理清药品链条上的各个利益环节,将药价虚高的内幕揭开,并开出针对性很强的“药方”,绝非易事。
那么,谁能帮崔永元委员这个忙呢?首先,医药卫生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帮这个忙,这些代表委员在医药卫生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行业内幕肯定知根知底。其次,供职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相关官员、专家可以帮这个忙,这些官员、专家长期参与医药卫生行业的管理和研究,手头握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另外,普通公众中的一些“特殊人士”也能帮上这个忙,譬如知晓行业潜规则的医生、药品采购人员等。
问题是,能帮忙不一定就肯帮忙。譬如一些药企、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可能是药价虚高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愿意揭医药内幕,早就出手了,再如一些官员、专家,他们理当挺身而出,来帮帮我们的小崔,但是谁能保证他们没有从药价中分得一杯羹?
崔永元目前无法完成的提案,其实也算一份无形的“提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