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妈妈级松鼠Denovo的非专家连线
比起骨髓造血干细胞来说,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大的优势在于:比较不容易产生排异反应,这是因为脐带血尚未进行免疫分化,因此不容易造成宿主免疫系统的排斥。即使是异体移植,如果配型成功,病人成活几率较高。目前西方的公共脐带血库远远大过中国的,这意味着西方人寻找配型将更容易些。
而对于自体移植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两点:
1,倘若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自身干细胞将无法治疗,因为干细胞中也存在同样的遗传因素
2,脐带血干细胞数量稀少,单份脐带血移植供给成人远远不足。
以我家小松鼠的脐带血为例。收集到的血量一共是49.72毫升,其中带核细胞数为2.99×10^8,即近三亿个。
这个数目看似很高,但成功进行脐带血移植的最低要求是,受体(即病人)每公斤体重需要三千万带核细胞,越多越好。以一位成年人(假设70公斤重),要成功进行脐带血移植,就需要二十亿带核细胞,这数目要比脐带血中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现在,“脐带血干细胞扩增技术”(通俗地说,不断复制脐带血干细胞,以大量增加数目,用于成体移植)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难点在于,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分化,从而失去其部分多能性(pluripotency),不能分化为所有的血液细胞,也就无法治疗疾病。而且,现在扩增出的干细胞主要还是靠表型测定来定量,但是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同样表型的扩增干细胞,是否仍然具有原初干细胞同样的分化能力。有一些研究表明,扩增干细胞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在治疗白血病时,要在一个月之内产生多少白细胞),需要的量比原初干细胞为高,也就是说,扩增干细胞中的确已经有部分失去其多能性。
另外,公共脐带血库收取血样的标准(主要是在血量和干细胞数目上)比商业机构高很多,也就是说,即使是签署了捐献协议的父母,孩子脐带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后也未必能够进入血库,而商业机构为了满足家长,即使细胞数目较低也会进行保存。
不过,在新加坡,只要签署了捐献协议,不论脐带血是否能够进入血库,将来都有优先搜索使用公共血库的权利。
虽然我叽叽歪歪了这么多,貌似保存脐带血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意义,但是,在小松鼠爸爸的要求下,我们还是为小松鼠保存了脐带血。用她爸爸的话来说:万一将来扩增成功呢?万一可能用到呢?我不想冒哪怕千万分之一的后悔的风险。不就是交钱吗,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