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女子胃中竟发现价值45万人民币的首饰和硬币,医生都震惊了

2019-07-31 00:00:04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定要正确认识异食癖!

  7月25日,英国《太阳报》报道,医生从一名26岁的印度女性胃中取出1.6公斤首饰和硬币,价值5.3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45万)。据了解,该女性实际上是患了“异食癖”。

  小编看到这里,下巴都掉了,快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异食癖又是个什么东西?

  

  这些首饰和硬币差点让她丧了命

  7月16日,一名26岁的印度女性Runi Khatun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自诉腹痛,近一周餐后呕吐不止。腹部平扫显示胃内有大量囤积物,怀疑为金属物质。

  该院外科主任Dr Siddhartha Biswas表示:“患者入院时,看起来瘦弱而憔悴。她的情况非常危急,至少需要5瓶血液补给。另外,患者无法进食,所以术后必须注射全胃肠外营养(TPN)。”

  TPN是指通过绕过消化系统,直接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TPN是由水、糖类、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组成。根据病情需要可酌加胰岛素、抗生素等药物。

  患者一周后情况稳定,医生们决定给她行手术治疗。Dr Siddhartha Biswas说:“如果我们过早给她手术治疗,她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当外科医生打开她的胃时,他们都惊呆了。Runi的胃内囤积物确实是大量金属!而且是值钱的金属!

  手术持续了将近1小时15分钟,医生们成功地从她的胃里取出大量首饰和硬币。

  根据清点,这些囤积物包含69条链子,80个耳环,90个硬币,11个鼻环,8个挂坠盒,4把钥匙,1个表盘,2个银币和5条脚链。大部分都是由铜和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但也有一些由金子制成,重量高达1.6公斤(3.5磅)。据估计,总价值达到5.3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45万)。

  患者自己也不明原因

  Runi的母亲说,她注意到了他们家的首饰开始消失,但她不知道它们进了女儿的肚子。而那些硬币则是Runi从她哥哥的店里拿的,但当她被追问硬币的去处时,Runi只是无助地哭泣,并没有说明原因。

  并且,印度由于不明原因吞食固体物品的病例也多有报道。

  上周,印度另一家医院从一名30岁男子的胃里取出了33件物品,其中包括剃须刀片和螺丝刀。此前,这名男子曾抱怨腹痛严重。类似地,拉贾斯坦邦的一名男子在5月经手术取出116颗钉子。2018年也报道过有女性吞食大约3磅重的金属,包括坚果、螺栓和珠宝等。

  到底为什么这些人会吞食固体物品呢?其实,这些人只是患了一种叫做“异食癖”的疾病。

  正确对待“异食癖”

  所谓“异食癖”起源于拉丁语中的喜鹊,一种喜欢收集各种东西并且喜欢吃一些不适合作为食物的物质的鸟 。

  目前,临床上定义异食癖是指代谢功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饮食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会引发患者长期对非食物类物质的渴望,比如硬币、衣服、烟头等。

  从历史上看,吃那些非食物类物质的习惯在很长时间里得到了人类的认可。即使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底也有过度食用雪和冰水的记载。

  在相关科技和医学文献中,异食癖有非常多的拉丁文名字(例如,食用冰被称为“geophagia和pagophagia”;食用铅被称为“amylophagia”;食用头发被称为“trichophagia”;食用尖锐物品被称为“acuphagia”和食用石头被称为“lithophagia” ),这意味着有过吃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的人。

  本文中的印度女性患者就是属于acuphagia,尖锐物品食用癖好者。

  生物医学上讲,这些都是“饮食紊乱”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由营养不良或严重营养不良和威胁生命安全下的神经性厌食症引发)。

  一方面,异食癖被证明可能是由于人体缺乏某些特殊的矿物质、维他命或营养物质(例如:铁、钙,维他命B、C和D等)。

  另一方面,生物医疗也告诫我们:“异食癖的病理学不明”,而原因可能是纯生化和文化、宗教、社会经济或心理动力学的有机的复杂结合(例如自闭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好发于幼儿和孕妇。

  如果你观察到身边的人出现以下情况:

  1.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

  2.症状每周至少2次,至少已1个月。

  3.实际年龄及智龄在2岁以上。

  4.并非其他精神病或智力障碍所致,且此种进食行为并不符合当地习惯或传统。

  请一定要重视,异食癖不仅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引起一系列消化道并发症。所以,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

  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虽然并没有列出异食癖的具体治疗方案,但推荐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变患者的行为方式。积极的心理干预也有所帮助。饮食咨询和认知分析疗法是其他可用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https://www.thesun.co.uk/news/9584230/doctors-remove-53k-jewellery-coins-stomach/

  [2]Ravindra KHARE,周鴻承,袁源.印度的異食癖、孕婦和環境毒化:人類學視野下的食物、醫療和全球化問題[C].//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2011:245-256.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呕吐
  • 藿香正气水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0.0
  • 香苏正胃丸

    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用于小儿暑湿感冒,停食停乳,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腹痛胀满,小便不利。[详细]

    去看看 ¥25.05
  • 盐酸格拉司琼胶囊

    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