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有某种程度的受伤风险,奥运比赛也不例外。虽然受伤率比一些职业运动如橄榄球和足球低,不过在奥运会期间,仍会有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
根据挪威奥斯陆大学拉斯·恩格布赖特森(Lars Engebretsen )有关运动伤害的研究报告,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总共有1055例受伤报告。伤病程度不一,包括程度严重的脚骨折、肩膀脱臼、跟腱断裂,到程度相对较轻的外伤,如关节扭伤和头部碰撞,等等。
当然,不同的运动项目受伤的机率不一样。恩格布赖特森发现,在训练中最有可能受伤的项目是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沙滩排球、马术、现代五项和田径。在比赛中最容易受伤的项目毫无疑问是拳击,还有水球、曲棍球、手球、举重、篮球和柔道。
人们一般会认为运动中的碰撞和摔倒是导致受伤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在划艇、现代五项、帆船、射击、网球、沙滩排球、铁人三项、田径、举重、游泳和羽毛球等项目中,超过40%的受伤是由运动员疲劳的肌肉和关节所致。而在拳击、柔道、水球、手球、跆拳道、摔跤和足球场上与其他选手发生接触,受伤率超过50%。
当然受伤的严重程度也有不同。跆拳道选手骨折几率最高,达4.8%。脱臼、肌腱和韧带断裂发生频率最高的也是跆拳道(3.2%)。
冬季奥运会总体来说参赛人数较少,因而伤病报告也较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只有287例。但是伤病率却达到了11.2%,略高于夏季奥运会9.6%的比例。
冬季项目中运动员受伤情况也千差万别。短道速滑中,男选手受伤率达到28%,女选手只有9%。然而,单板滑雪越野赛中,选手在速降赛道与其他选手经常发生接触,男选手受伤几率为11%,但是女选手却达到难以置信的73%。更奇怪的是,运动员在单独训练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受伤。恩格布赖特森认为,这可能要归咎于快速滑道。
在过去两届奥运会上,伤病多发生于双臂、双腿以及躯干。而曲棍球运动员则最容易受到面部伤害,这些伤害通常由飞来的球、挥舞的棍棒和偶尔的斗殴造成。速降选手和单板滑雪选手最可能头部受伤。冬季项目运动员发生脑震荡的几率为7%,比夏季项目高两倍。
2012年,恩格布赖特森将继续研究奥运会的各项数据。他将出席伦敦奥运会,届时他还会继续研究奥运健儿的伤病情况。
(责任编辑:廖颖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