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国心梗救治日|掌握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2022-11-28 14:32:43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1月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世界中联国际抗衰老高峰论坛成功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旨在促进世界多国及地区在抗衰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推动学术发展、行业创新,另一方面也为与会专家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国际舞台。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梗是其中严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急性心梗病情发展十分迅速,随时可能出现休克、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我国于2014年将每年的11月20日确定为“中国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梗发生后要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发生急性心梗之后,黄金抢救时间是120分钟。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是心梗前兆

胸痛,往往是心梗出现的症状。心梗患者中胸痛的频率更高、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往往超过半小时),且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无缓解。同时,疼痛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恐惧和濒死感等症状。

也有些潜伏的心梗患者可能并没有出现胸痛的典型症状,而是出现牙痛、胃痛、肩膀痛、关节痛等,并伴有全身不适,如大汗或虚脱感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在心梗发生之前无任何疼痛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心慌、腹痛、低血压状态或者完全无症状。这些症状并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故常常发生就诊不及时或临床医生不重视等,极大地增加了住院周期及死亡率。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梗的治疗

心梗重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里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且,急性心梗发病一般都很快、很突然。所以,一旦发生应该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治。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梗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包括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这几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尽快地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从而挽救心肌功能,减少梗死面积,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预后。

开通堵塞冠脉后还是胸痛,可能是微血管出了问题

溶栓、支架和搭桥治疗可以迅速开通堵塞的大血管。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术后或溶栓后仍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

实际上,在冠状动脉的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还有非常大量、数不清、看不到的微血管。这些微血管是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非常重要的桥梁,是将血液运送到心肌细胞的通道。

急性心梗发生以后,缺血、缺氧可能会损伤微血管,然而冠脉再通治疗无法疏通微循环,血液不能运送到缺血的心肌组织,这也就导致患者治疗后仍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这种现象临床上叫做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

近年来,通过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我国在心梗救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冠脉开通后,仍然有30%-37%的患者会发生心肌无复流。长期的无复流和慢血流造成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可导致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即发生心室重构,继发心功能下降。随着病程延长,这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室壁瘤、心衰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证据比较充分的、能够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主要包括尼可地尔和通心络胶囊。由北京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完成的“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介入手术治疗前和治疗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降低24小时心肌无复流发生率(34.26% vs. 54.05%,P<0.01)。18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心三联”方案有望预防心脏破裂

结合过往多项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杨跃进教授课题组提出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负荷他汀和尼可地尔的“心三联”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保护心肌微血管结构、功能完整性,防治急性心梗无复流及心肌出血,缩小心梗面积,改善患者预后,预防心脏破裂。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959例,死亡17例。其中,心脏破裂8例,占死亡患者比例的47%。在使用“心三联”方案后,2016年CCU收治急性心梗患者1010例,死亡15例,其中心脏破裂3例,占死亡患者比例20%,且均为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入院前就已发生心脏破裂。因此,通心络胶囊除能够减少心肌无复流外,由其组成的“心三联”方案,有望能够预防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破裂。

今年的11月20日是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专家提醒,希望大家牢记两个“120”,出现心梗症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构筑起固若金汤的心梗防治战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