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2015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举行的“全媒体时代下的控烟与健康传播”论坛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傅华教授直言,“现在不少健康传播业者对于控烟传播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在他看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更多的是在于影响力,“控烟的健康信息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只有理解了传播以受众为中心,才能起到传播的效果。”
31.6%网友不理解烟草税提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一项针对是否支持提高烟草税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429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在支持提税的网民中,对烟草提税完全支持的比例仅占8.1%,仅有2%的网友提出应该把加税变成一个连续性不断推进的过程;而在反对的网民中,21%的网民对于提税不理解,31.6%的网民不理解加税对于控烟的有效性;11.8%税网民表示不解烟草价格上涨逾挽救340万生命的联系;4.3%的网民质疑加税后税收的用途。
烟草传播走在控烟传播的前面
傅教授坦言,当前在烟草传播和控烟传播的过程中,烟草行业的新媒体营销反而走在了控烟传播的前面,而一些热门的概念如“互联网+”的概念,也被烟草行业传播应用。相比之下我们的健康传播从业人员对于互联网、新媒体载体并没有很好的认识,“烟草运用新媒体的(经验),让我们觉得我们(健康传播)有很多不够的地方”。
在国外,健康传播的手段相对先进,“他们会利用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上进行推广。”傅华介绍。
健康传播专业人员对传播存在认知误区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不少的健康传播从业者对于新媒体传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一些人认为,健康教育者在控烟方面有天然的权威,无需特别传播;
一些人认为新媒体和控烟应该分开做;
一些人认为这是政府职能,政府怎么做,我们接受就可以…
傅华教授指出,事实上全媒体控烟和传统控烟的总体目标相同,全媒体控烟的基础脱离不了传统的控烟方式。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新媒体的受众更偏向于青年人,传统媒体的受众更偏向于中老年人。
在新媒体时代,只有了解受众的需求是什么,才能进行更好的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更多在于影响力。控烟的健康信息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只有理解传播以受众为中心,才能起到传播的效果。”傅华如是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