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维生素K1注射液或致严重过敏 为新生儿常用药品

2011-12-27 10:00:00国家食药监局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家药监局提醒医生和患者关注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记者从京城部分医院了解到,该注射液主要用于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并非儿科常用药。

  国家食药监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生和患者关注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记者从京城部分医院了解到,该注射液主要用于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并非儿科常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是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治疗。2004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共收到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93例,其中过敏性休克328例,严重过敏是维生素K1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分析显示,维生素K1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不适宜的给药途径等,加大了维生素K1注射液安全风险。

  国家食药监局提醒,医生应谨慎使用该注射剂,对维生素K1及注射液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生产企业应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

  维生素K1是新生儿常用药

  “维生素K1是医院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用的药啊。”国家食药监局的风险提醒引发网友热议。

  据空军总医院相关人士介绍,维生素K1主要用于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但这种针剂并不是我们医院的常用药。”

  协和医院儿科主任王丹华教授则介绍说,该针剂是新生儿的常用药,凡是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都会注射。“颅内出血对新生儿有致命伤害,轻则脑瘫,重则危及生命,因此会给新生儿注射,以预防颅内出血。”她表示,农村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常易缺乏维生素K,“母乳中的这种维生素非常少,所以在新生儿出生42天的身体检查中,如果问明是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医院还会为其注射维生素K1。”

  王丹华表示,从多年使用情况来看,该院从未发生过一例因注射维生素K1而导致新生儿过敏的情况。她同时介绍,成人的出血性疾病也会用到该注射剂。

  在谈及该注射液的使用时,王丹华有些许无奈,因为在多年前有维生素K1口服片剂,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同样很理想,“但是药片太便宜了,100片才1块多钱,厂家因此停产。如果有口服药,何必打针呢?”

  至于协和医院是否会继续使用该针剂,王丹华表示,目前还未接到相关通知,但会尽快了解情况,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