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毫无新意

2010-07-23 11:5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日,由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签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正式颁布实施。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虽然本次《规范》让政府及医疗机构行为等原则得以明确,但和老版《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相比,本次《规范》毫无新意。<br><br>

  近日,由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签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正式颁布实施。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虽然本次《规范》让政府及医疗机构行为等原则得以明确,但和老版《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相比,本次《规范》毫无新意。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可以说是去年《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的一次补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目前混乱的药品招标采购特别是出现层出不穷的“药价虚高”问题之后的一次绝地大反攻。在“天价芦笋片”事件充斥在大量媒体报纸之后,人们声讨药品招标配送环节黑幕的呼声愈演愈烈,这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应运而生。

  郭凡礼指出,而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同时出台的,还有《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这些都是政府为了规范目前混乱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而做出的回应。而在早些时候,《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都是政府看到老百姓抱怨“药价虚高”之后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措施中的一环。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本来实行药品的招投标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药物流通环节和有效降低药价的手段。但是,这一年来,因质疑药品招标不公的事件屡次发生。在巨大的利益蛋糕面前,政府和医药流通企业相互勾结、达成协议、分享利润。这样的直接结果是一年以来新医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出现了反效果。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出台显然有点“亡羊补牢”的味道。然而让人们失望的是,本次出台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只是去年《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的简单补充,内容大多相同,很多新增加的条款可以明显感觉是为了补救目前招标采购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而设立,整体缺乏诚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药品的招投标制度本来是为了斩断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而生,但是由于“以药养医”的体制依然存在,因此反而成为了导致“药价虚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医”、“药”能真正意义上的分家,我国的新医改才有真正成功的希望。

(实习编辑:廖志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