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室只是旧调重弹 警察驻院治标不治本
真正实现将袭医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除设警务工作站外,还需相关部门和院方能早期介入医疗纠纷的处理,防患于未然,建立可信的、有效的纠纷处理机构。
增加警察有“震慑作用” 但保证不了医生安全
在卫生部做出二级以上医院设警务室的决定后,北京宣布为加强对医院内不法行为的震慑力,市内50家医院将在每个楼层中配备至少一名保安值守,身穿防弹背心、手戴防刺手套巡逻,号称“无死角监控”。这确实会带来一定的震慑力。
然而,没有警务站的医院,医生安全如何保证?就算在有警务室的大医院,如果不法分子真要伤害某个医生,面对面看病时、医院门口等地方都能下手,只靠巡逻,最多只能起到迅速抓捕的作用。警务工作站能起到对恶性事件的震慑作用,形成常态机制来打击,但真正杜绝,唯有化解根本矛盾才能预防。
设警务室只因有关部门觉得“需要做些什么给公众看” 医患关系没有任何好转迹象
医院和医生的人身安全,医患关系的改善,并不在于是否增加警力,而是要消除产生暴力事件的“土壤”。然而,对于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来说,发生了问题,必须拿出一些行动来给公众看,于是,“医院警务室”应运而生,其实,这不过是旧调重弹而已。
“警察进医院”并非新鲜事物,据报道,大连市中心医院早在2004年就设立了警务室。2009年6月河南、浙江等地发生的5起围攻医院致医护人员伤亡事件,则迫使中央领导做出了打击医闹的批示严打。当时许多医院已经建立警务室,只是由于警力问题,不少都被搁置,而且有些民警同情医闹,造成不公。
“患者家属迫医生下跪”事件中 最需要打击的不是“医闹”
本次严厉打击医闹出现的导火索,乃是著名的“医生下跪门”:2012年3月8日下午,横山县的百信医院接收5名因食物中毒的患者,其中患者闫某病情较重,当晚转入榆林一院继续救治,随后闫某死亡。按照死者家属要求,百信医院签下停业整顿3个月,否则赔偿300万元的协议,追悼会上百信医院院长带40多名医生下跪吊唁。
这被视作一次医闹,却忽略了此事的更主要性质。百信医院医生之所以被迫下跪,原因之一是他们只是民营医院,之二则是因为闫家在当地颇有“权势”。真正需要有所行动的本该是提高民营医院的地位,以及打击我国滥用权力的黑幕。现在做出的建立警务室的安排,根本无法保证百信医院们未来免受下跪之耻辱。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