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疗 顶层设计加制度保障推动诊疗分级
疾病进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疾病的管理也应当是持续的,从诊断结果到治疗方案再到维持治疗和康复,应该全程实施监控,并及时给予患者帮助,这个过程靠某一家医疗机构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闫勇副院长认为,慢病分级诊疗比较理想的模式是,维护和管理在社区中心,当疾病变化时,可进入就近区域的二级医院治疗,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需要更高的医疗技术来解决时,则进入三级医院,出院后康复仍旧回到社区中心。
然而现状是,患者任意选择医院就医,基本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间没有紧密联系,相对无序,各自为政。
闫勇认为,目前各家医院正在实践的医疗联盟(医联体)这种整合型医疗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无序就医问题。
整合医疗包括横向整合,即三级医院互相弥补医疗水平和专科力量上的强弱不均;纵向整合,即将三级、二级、社区整合在一个体系,对患者,特别是慢病患者进行连续的关联,形成分级诊疗。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曾做过医联体尝试,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整合体系过于松散,没有经过卫生行政机构的顶层设计,在隶属关系上没有紧密的结合,而是靠医院机构自发结合,一旦利益和服务有冲突时,就会影响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
因此,整合医疗这种有效模式也需要合理的顶层设计。通过对区域中的医疗资源进行科学分析、科学配置、科学规划,设计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
有了顶层设计,还需要有制度保障,这其中包括体系内部的行政管理机制、转诊体系的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只有把一整套的制度完善后,才能有更理想的发展。
闫勇说,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分别成立了医疗联盟和医疗联合体,希望通过探索整合型医疗,为促进分级诊疗的形成提供更有益的经验。
社区服务 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诊疗水平提升
张向东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目前北京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92个,医务工作者3.2万人,全科医生近6000人,专科医生1.1万多人。
去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社区卫生机构完成基本医疗任务已达5200多万人次,2012年为4500多万,2011年是3900多万。这说明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医保、药品政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325个中心的高级职称仅6%,中级职称仅27%,本科学历人数不到一半,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全科医生占比超过50%,加之医保政策的支持,这些国家都实现了首诊在社区。
张向东认为,受限于人才队伍等局限,目前我国实现首诊在社区的条件还不成熟,社区医疗服务主要还是以常住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但为了实现分级诊疗,社区中心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他介绍,平谷区共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7个建立了放射诊疗中心,7个建立了检验中心,通过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这也是分级诊疗的有益尝试。
此外,慢病防治工作也是社区医疗机构有别于大医院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医院专科医生诊疗任务重,与患者也不熟悉。而社区医生对辖区内的患者很熟悉,诊疗对象固定,在慢病防治这方面,社区医疗机构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技术支持 助力分级诊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作为医疗技术服务提供商,卢朝霞董事长认为,虽然国家将“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作为医改的工作重心,而北上广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这几年确实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在边远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她介绍,在海南省的2000多个村中,不少村医是70多岁的老人家,很多村医不是医学科班出身,甚至高中都没毕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承担“把好第一关”的大任?
通过科技手段,或能在暂时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缓解严峻形势。卢朝霞介绍,海南省在东软熙康的技术支持下,实施了“健康海南计划”,使落后的村子也实施慢病管理成为可能。
具体做法是,在村中建立健康小屋,利用多功能一体机,定期搜集村民的血压、血糖、心电、血液指标等十几项健康数据,再通过乡镇或县级卫生院进行统一处理,帮助村医对村民实施健康管理。
如果说健康小屋的建立使分级诊疗在偏远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那么远程医疗中心则进一步优化了分级诊疗体系。
通过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实现了顶级专家资源向甘肃、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辐射,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她认为,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医疗……等先进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帮助偏远地区实现分级诊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临床适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 也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ˉ受体阻断剂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也能奏效。另外,也用于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心绞痛的治疗。[详细]
去看看 ¥28.97抑制血小板聚成,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和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偏头疼、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漏和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详细]
去看看 ¥20.1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详细]
去看看 ¥0.0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