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新京报)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消费者哗然,正如蒙牛的名字一样,蒙牛奶业在消费者面前犹如一头猛牛,很少有向消费者低头的时刻。
这则负面消息露出,蒙牛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这种自证清白,在惯于愚弄消费者的蒙牛已不是一次。这次蒙牛还是坚决的将问题奶品堵在了厂内,其目的就是减轻其应负的责任。
首先作为这次检测者福州质检机构不应沉默,他们到底是在哪里取样,又如何进行测试,当蒙牛成了问题奶品时应该告诉公众真相,验证蒙牛的道歉到底有多少有益的蛋白质含量。
其次对于蒙牛的再一次自证清白,消费者有质疑的权力,因为,据《皖江晚报》报道, 9月12日上午,一消费者购买了一盒生产日期是8月3日的蒙牛奶产品,保质期为5个月。当晚,孩子打开喝的时候,发现牛奶已经变质,并散发出一股酸臭味。蒙牛认为,其主要原因为产品在销售运输过程中,因撞击致使外包装破损,并非生产过程中导致。此后再也没有下文,蒙牛一样横行市场。
这两则消息印证起来看,蒙牛奶品的保质期为五个月,那么质检机构的检测结果为什么时隔两月之后才向消费者公布结果,那么蒙牛又是什么时间知道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又在什么时刻进行了自我查封?如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所言,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这里可以肯定,蒙牛知道问题产品的时间绝对不是和消费者同步,不然蒙牛没有那么高的效率阻止其产品流入市场。
是不是质检部门充当蒙牛的救火队,提前告知,蒙牛有了提前量防患未然?
是不是蒙牛公开撒谎,欺骗消费者,以减轻其应负的责任。
蒙牛保质期5个月,其产品两个月之后依旧在仓库,那么这样的奶制品,消费者如何安放其质量?
上述疑点可以看出,对蒙牛这样的企业,其诚信已受到严重质疑,自证已不能说明问题,必须有权威的第三方调查结果,向消费者公布。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廖颖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