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利用其他人的脐带血移植是已得到临床验证的医疗手段,但“自己救自己”的自体移植尚无一例。有专家认为,脐带血中细胞含量有限,只适用于11岁以下(30公斤以内)的儿童移植的需要,不足以用于成人的治疗,到底有多大用途还是个未知数。
一些塬发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患儿,出生时储存的脐带血很可能就带有血液病的遗传因子,使用自体脐血干细胞来救治毫无意义。从理论上讲,自体脐带血可以治疗自身疾病,但目前看来尚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和根据。而且储存一份自体脐血所需要的花费较高,为了十万分之几的可能性而保存脐血是经济和医疗资源上的浪费。
脐血库是“公”是“私”?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已设立了脐带血库。这些脐血库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自体库,属于收费型保存脐血,只供自己用;一种是公共库,接受免费捐献脐血,给大家用。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共库需要自体库的盈利来维持运转,“公自一体,以自养公”。
走进脐带血储存库,耸立着一个个白色的圆柱形的储存罐。这些罐哪个放着公共库的脐带血,哪个放着自体库的脐带血?北京脐带血库的负责人郑汀说,公共库不是实体上的划分,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公共库和自体库只是分罐存储而已。
自体库赚钱,公共库不赚钱,发展下去会不会有“自”没“公”?唐佩弦说,公共库和自体库由一个老板管理,公私不分的结果只能是损公肥私,有“自”没“公”。他认为,公共库和自体库应该分开,公共库由政府来投资,自体库由公司来投资。
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医学研究所所长裴雪涛认为,在目前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自一体,以自养公”的政策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为防止脐带血库过分商业化,可以进行保存量的比例控制。
据介绍,国外的脐血公共库和自体库一般是分开的,大多没有公私合营的情况。公共库一般都由政府资助。
“妈妈”们质疑:
据说国外的脐带血库都是公益性的,为什么在中国就变成了付费的自体保存?这份“保险”收费也太高了!能保留一辈子吗?
作为企业性质的储存脐带血的单位,就存在破产的可能,如果这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破产了,怎么办?结果咨询医师没有给出一个令我满意的答复,让我自己去卫生部的网站查询电话再自己打电话咨询万一企业破产的问题。但我到了卫生部网站上什么也没有查到。
宝宝的脐带血能够帮助到别的人,最近看到好多患有白血病的人,不知道宝宝的脐带血能不能保存,能不能帮助别人啊~
一开始我也想存,所以上网找国内外的资料来看。后来才发现 其实我国存脐带血的技术好像参差不齐,就算价钱较高的公司也未必可以品质保证,虽然他们都会说通过ISO认证或是美国什么公司认证。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