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不能直接献血
面对“血荒”,一些患者家属焦急难耐。黄先生提出,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联系O型血液的亲友为妻子献血,让她早日手术。
但是,血液专家反对这种做法。目前不提倡亲友直接献血,血液必须由采供机构(一般指血液中心)统一调配,如果患者亲友自愿无偿献血,患者可以优先使用统一供血进行手术。自愿无偿献血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并不主张只为亲人献血。
还有专家表示,一旦放开可能会助长卖血等活动,给临床用血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缓解血荒需多管齐下
如何缓解血液紧张局面,有关专家表示,除了要“开源”,加强宣传,鼓励热心市民和患者亲友自愿无偿献血,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局面,还要“节流”,让医院合理节约用血,尽可能杜绝浪费现象。
据统计,去年武汉20%的医院使用了约80%的血液,个别医院一年的临床用血量甚至相当于省内一个地级市一年的总量。
一名不愿具名的血液专家称,临床存在不合理科学用血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以不用血时用了,可少用时大手大脚,一些医生血液保护意识较差甚至造成浪费等,应引起医疗机构重视。
据悉,目前一般的血液(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是35天。因为保存期有限,献血旺季(如汶川大地震后)的时候必须限制采血,以避免浪费,只能采取预约登记。为此有人提出疑问:能否靠技术延长血液保存期,旺季的时候多采,献血淡季就不会缺血了?
对此,武汉血液中心负责人解释,目前运用先进技术保存血液的成本高,推广起来不现实,现在,血液中心一般只对稀有血型进行较长时间的冰冻保存。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导致眼下地区性(特别是大城市)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假如今后医疗资源仍这样向大城市集中,武汉季节性缺血的局面还可能加剧。
如果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将医疗资源少的地方的血液,供给医院多的城市,实现有效的供需调配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假日血荒。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