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相继为克隆家畜的肉奶制品说好话,但最大阻力仍来自消费者的疑虑心理。
自世界上第一头克隆动物“多莉”羊诞生后,有关克隆技术的争议就从未间断,以前辩论的焦点在伦理,而现在话题则转向了食品安全。
克隆食品其实很安全
这两个报告一经发表便招致如潮反对。意大利中小农场主协会会长塞尔焦·马里尼声称:“我们将立即采取行动,以阻止这一荒诞的现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中国克隆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争议源于大众对克隆技术的误会,“其实克隆食品比转基因食品还安全”。
“研究克隆食品就是为了让百姓吃更好的肉,喝更好的奶。”李宁告诉记者,克隆技术可以将良种牲畜的优秀特质永远传承下去,“克隆只不过是无性繁殖方式的一种”。
日本三年前已有销售
世界上最早将克隆技术用于食品生产的是日本,2005年日本便批准了克隆肉的销售。此后,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先后批准了克隆食品上市,但中国目前尚无生产克隆食品的能力。
“其实部分欧美消费者都品尝过克隆食品了,只不过他们无法辨别自己吃的是不是克隆动物的后代。”李宁说,这是因为克隆食品没有标签,也无需加标签,就像人工授精生产的牛羊没有标签一样。
食品公司仍然争论不休
欧美食品安全部门相继对公开销售克隆食品表示支持,最得意的莫过于生物公司。据李宁介绍,现在克隆技术的知识产权归世界各大生物公司、实验室所有,克隆一头牛需要至少要向生物公司支付2万美元,最多可达8万美元。
但大部分乳肉制品公司并不欢迎克隆食品。美国最大的乳品公司迪安去年就表示,坚决不生产以克隆奶为原料的产品。不过,美国的肉业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却站在克隆技术一边,其与克隆技术公司早就结成了合作伙伴,一直静候FDA的报告结论,现在开拓商机的时刻已经到来。
克隆肉迟早会被大众接受
但克隆食品走向餐桌并不容易,成本高是一个因素,但最根本的阻力来自消费者心理。全球各地仍有很多人对食用克隆家畜的肉奶制品是否健康充满疑虑。比利时影响较大的“购物测试”消费者协会发言人说:“决不允许这种妖术般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出现!”
考虑到欧盟内部反对克隆食品的呼声,欧盟委员会的发言人14日指出,欧盟食品安全局公布的只是有关克隆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初报告”。该机构将在2月25日前同欧盟成员国进行广泛磋商,在进行民意调查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之后,在今年5月才会作出最终决定;美国国会也向布什总统提交了报告,要求他敦促FDA不要急于将克隆食品推向大众市场。
但美国食品咨询公司斯坦纳的总裁斯坦纳认为,克隆肉迟早会被大众接受:“我相信会有1%的人关注,99%的人无所谓。这1%的人会发出很大的声浪。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但是不少生产厂家有非法的食品添加剂滥用行为,这让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种种错误的认识甚至是恐慌。该如何认识和理解食品添加剂呢?让我们一同来关注食品添加剂。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