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式下,医疗服务存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服务不连续、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认为,进一步实施分级医疗及社区医生“守门员”制度能够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并从根本上缓解群众就医难的严峻形势。
目前,基层医疗服务相对薄弱,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华西医院根据自身“疑难重症国际级中心,让西部老百姓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一定位,制定了“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提升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这一战略计划。
在人才培养方面,华西医院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在线、在位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基层医院进行人才培养。
在分级医疗方面,华西医院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作用,通过聚集疑难病患者,分流常见病的方式,建立区域协同一体化医疗服务。
2001年,华西医院建立了覆盖全国14省市535家医院的远程网络医院,通过远程教学、远程会诊、专家预约挂号、医院间双向转诊、知识库共享等方式与基层医院协同作战,对234家边远地区医院的9069例疑难危重病人进行了远程会诊咨询服务。
2009年,华西医院创建了覆盖58家医院的信息联盟医院,通过统一注册、专家预约、医生在线查房会诊、医院间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协同社保与商保支付结算、基于数据挖掘的协同管理等方式优化协同医疗服务。
2013年,华西医院联合32家三甲医院创建信息专科联盟,为已确诊的疑难病患者制定初始方案,并通过医生在线查房会诊、医院间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方式救助患者。
更为重要的是,在与13个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建立医院社区联盟的过程中,华西医院总结出了一套“六维度整合”的工作模式,创新了区域协同医疗模式:
1.虚拟矩阵式机构间整合(联盟),包括:
多个社区、乡镇卫生院;
1个大学(市、县)医院;
2.慢性疾病病种的专科、全科团队整合(伙伴),包括:
某慢性疾病病种的全科专业团队;
1个大学(市、县)医院
3.团队内专病多学科人员整合(共识),包括:
全科专病团队(医生、护士、药师);
专科专病团队(医、护、药、临流、检验与营养师);
4.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内容整合,包括:
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公众健康教育,流调、预防、管理;
5.工作方式整合,包括:
在线方式(转诊、转院、会诊、教学、自学)
在位方式(PBL、公众教育、技能培训)
6.慢性疾病防治与全科教育培训整合,包括:
全科实习基地建设与兼职师资培养
大学(市、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与师资
通过远程网络医院、信息联盟医院、信息专科联盟以及医院社区联盟等四种方式,华西医院在区域医疗协同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创新区域协同医疗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为了探索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区域协同之路,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上下联动和总结发展经验,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和香港《医院观察》杂志社联合举办“2013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论坛暨医联体峰会”。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