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贵药替代廉价是药费上涨主因 建议控制用药结

2009-08-17 23:3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药物信息研究与利用高峰论坛8月14日在广西桂林举行。<br>

  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药物信息研究与利用高峰论坛8月14日在广西桂林举行。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专家曹秀堂在论坛上发表了部分药物信息研究结果,初步结论显示:近年来大中型医院医疗费用所占比例高于药品费用,成为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药品费用的上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与此同时,药品费用仍处于相对上涨的态势。

  课题组对于我国大中型医院药品费用持续增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常影响药品费用的原因有三项,药品的价格、用以及结构。

  首先从价格因素方面看,自2005年起,我国大中型医院在采购环节的药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价格因素是前一阶段政府部门针对药品费用问题监管的重点。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物价部门价格管制的约束下,药品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多年下降。而自06年以来,物价部门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药品降价,几次价格调整基本是有升有降,而05年以后药品差比价规则的施行,也保证了总体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

  其次,从药品的用量因素看。2005-2008年间,我国大中型医院的药品用量逐年平稳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诊人数的增加和处方量的增大,这种增长具有自然增长的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医保水平的提高,这种上升趋势将会持续。

  同时,药品用量的增幅超过了药品价格下降的降幅,由此可见,抑制药费增长,单靠价格调控手段作用非常有限。

  第三,药品的结构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型医院的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药物替代”可能是影响用药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比如,在治疗消化疾病时,同样的疾病可以有多种治疗药物供选择,而近年来传统的相对廉价的法莫替丁(0.14元/片)用量份额大幅下降,较昂贵的新药埃索美拉唑(12.48元/片)的用量份额大幅增加。这种药物间的替代效应必然会促使药品费用的上涨。

  研究结论称用药结构的变化,成为我国大中型医院药品费用上涨的最主要因素,这种价格与结构的变化趋势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以药补医”体系下医院药品利用中的一个特点。“药品降价导致廉价药使用减少”、“医疗机构用高价药替代低价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不论药品降价还是价格导向的招标采购,通过压缩价格控制药品费用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未来对于用药结构的监管将成为重点,尤其是可替代性强的药物,如消化系统用药与抗感染类药物,将成为未来控制用药结构增长的主要方面。

  控制医院用药结构,归根结底是个合理用药的问题,仿制药替代政策、药物经济学评价手段、标准临床治疗路径与国家处方集的建立都是在国际上已经被公认的控制用药结构的有效手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医院用药的规范化评估。

  曹秀堂教授认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控制药品费用的有效性已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各国家卫生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可以综合性地改善药品费用构成,实现用药的经济性。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实习编辑:梁文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