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3月17日,西南5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大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作为医药上市公司的重要原材料三七也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情。
采访中,多家药企都称旱情以及三七减产都对其有所冲击。益佰制药(20.99,-0.21,-0.99%)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由于干旱,企业生产的工业用水供应有所不足,银杏和三七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公司生产成本增加。
三七涨价致使药企成本增加
三七,又称为“金不换”,具有良好的止血、造血功效。据了解,全国近97%的三七产自云南文山州,因为干旱,再加上有药商囤积,三七价格在春节后出现飙升,每公斤从70元上涨到440元。
“减产、涨价,这些因素最终将传递给下游医药制造企业。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业绩将受影响。”东吴证券医药行业徐研究员说。
国都证券研究所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研究员称,西南五省的旱情使药材价格上涨,尤其是三七药材的价格上涨比较厉害,这给相关公司的成本造成一定压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办法降低其他环节的成本,以稳定其盈利能力。
三七是中药的主要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用三七做原料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达1000余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药制药企业,像云南白药、片仔癀(36.26,-0.33,-0.90%)等知名中药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该研究员还透露,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受这次旱情影响较大的是云南白药和昆明制药,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中药产品中,几乎全部含有三七成分。此外,天士力(26.28,0.04,0.15%)和白云山(12.41,0.15,1.22%)的产品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也将三七作为主要的原料,会受到一定影响。
西南证券(16.23,-0.31,-1.87%)研究员胡海浪还提出,由于西南干旱天气使得中药原材料价格有较大的上涨预期,这将给中药企业毛利率的提升带来压力。
未来两年三七储备将成困扰药企最大问题
由于西南五省持续不断的旱情,东吴证券医药行业徐研究员认为,三七减产的影响还不仅仅停留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上面,最主要的是对于药企未来的长远影响。
“如果近期干旱不能结束,将造成2010年减产,2011年大减产,由于现在三七种子不能出苗,将造成2012年基本绝收。”徐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云南白药总经理尹品耀也对此表示,按照制药企业的储备惯例,一般会保证两年的存货。因此,就生产而言,2010年不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不过,从收储的角度来看,三七从现在开始至2012年的储备,将成为相关厂家关注的焦点。
此外,由于三七从播种到收获一般要经历3年以上时间。据此,徐研究员说,如果今年对医药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成本上涨方面,那么由于持续不断的旱情,在未来两年,三七的供应量问题将会成为困扰绝大部分中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
他还建议,企业可以在云南其他非干旱地区尝试建立三七生产基地,尽可能寻找上游的生产商,为未来的使用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麦伟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蔡伟群,广东千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