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强制实行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的背景之下,广州医药市场却在具体操作中变了样。医院销售的药品贵于药店依旧是普遍现象。
两种渠道的药品差价链
厂家出产药品
医院渠道
地区经销商的进货价与进医院的中标价之比少则为2倍,多则高达4倍
经销商以中标价批给医院,中间已包含回扣
医院加上诊疗费等各项费用后以医院价售予患者
药店渠道
地区经销商拿到零售价的2.5折
经销商以零售价的4.5折批给药店
药店以零售价售予患者
一种药品进终端零售需交的几项费用
入门费 进入一家药店的广州市所有门店需1万元
上架费 看关系亲疏来决定费用多少
促销费 提供赠品,并交6000元让药品名称上海报
提成费 给店长或促销员每盒 5%-10%的提成
部分常用药品批零倒挂表
药品名 规格 限价 进货价
阿莫西林分散片 0.25克12片装 4.6元 远高于4.6元
杞菊地黄丸 60克1瓶 5.1元 10元以上
环丙沙星 0.25克10 片 3.1元 高出3.1元几倍
调查手记
医药代表生存录:试用期薪水近5000元,帮医生买早餐、打午饭、接送孩子上下课……
在各大医药学校里流传着一句颇为耐人寻味的话,“一根电线杆倒下来,被砸的十个人里面有九个是医药代表。”
尽管一直以来,医药代表都被定义为生存在“灰色地带”的人群,但不可否认,这个群体很庞大,而且每年都有学生前赴后继地奔向这个行业。据了解,进美国礼来公司需要七轮面试,而进瑞士诺华公司、美国辉瑞公司等国际医药企业也都是要削尖脑袋才能挤进去的。
一位在知名外资药企做了两年医药代表的员工对记者坦言,“刚毕业能进这样的大公司,毕竟是种荣耀,而且能学很多东西,接触很多学者,更关键的是薪水跟同期毕业的人相比,很有竞争力。”据他透露,默沙东给试用期员工的月薪就近5000元,而转正后则是底薪加提成。
但另一位从外资药企辞职的员工对记者表示,他真是“受不了”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来工作环境太流动,每个医药代表虽然只负责一两种药,而且只负责一个区域,但像我之前负责的一个区就有十几家医院,分得很散,每天这样一轮跑下来,路上就要浪费三四个小时,特别辛苦;有的医院充满了病菌、灰尘等各类杂质,一不小心感染就麻烦了。”该人士表示,二来产品更新时间过于长久,像他之前负责的骨科类药物,有十年没有更新,“这就意味着你的客户比你更了解你的产品,这样会使你陷入一种状态,其实你的客户是不需要你的,你们之间毫无合作关系,只有单方面的求情。”该人士称,不被“客户化”是他离开大公司的原因。
而一位辗转做过国企、外企的医药代表则对记者坦言,国企、私企给回扣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他们称之为“带金销售”。而在外企的话,就相对正规一点,会跟中国医学会合作来推广项目,宣传产品。但该人士还是表示,陪医生吃饭、唱K稀松平常。他现在的一天工作表分为8个小时的专业拜访时间和无限时的家访时间,每天的早上9点到下午5点就去拜访医生,中间休息一个钟,主要是谈产品知识推广,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谈琐碎事,其间还包括帮医生买早餐、打午饭、接送孩子下课等等,“医药代表就是医生的‘跟班’”。
(实习编辑:马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