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月24日,由中国药学会承担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项课题今年2月启动后,中国药学会充分依靠学会的专家资源和社会资源,依托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有力的数据支撑,提出了我国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课题组经过大量调研分析,提出建设一个体系,构筑四个保障平台的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力求提高我国药品应急供应效率。
链 接
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大事记
2008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开选聘研究单位评审结果》,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负责的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获批入选。
2009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方案讨论会。
2009年2月13日下午,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课题任务部署会,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
2009年2月26日下午,课题上海座谈会举行。
2009年3月8日上午,在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召开课题座谈会。
2009年4月7日,在成都召开课题调研会。
2009年4月26日上午,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召开课题初步成果汇报会。
2009年4月28日,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课题广东调研座谈会。
2009年5月10日,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课题初步成果讨论会。
2009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举行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初期成果听议会,课题组向专家组全面汇报了初期研究成果。
2009年5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根据5月13日初期成果听议会,下发关于做好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深化研究工作意见函,对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提出要求。
2009年6月20日,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复函要求,结合课题原定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在北京召开深化研究工作研讨会,课题深化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8月24日,课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课题组负责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向有关政府部门和来自全国社会各界的专家全面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进一步征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课题研究。
国内首个政府批准建设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和药物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
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1993年由卫生部原药政局正式批复成立,并批准在全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开展布网工作,负责采集和分析医院用药数据。1995年,卫生部原药政局下发通知,将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工作纳入国家药政管理工作,并进一步明确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负责承办。
16年来,该网成功整合了多方面资源,从最初的北京地区部分医院入网起步,发展到目前已成为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涵盖部级、省级、市级、县级、行业、军队(武警)、大型民营医院等7大类型700多家网员单位的大型信息服务平台。建有全国最先进的药物数据校对检索系统和药品标准库,建成了拥有16年医院用药连续数据的最大的数据库,统计样本占全国医院用药的1/4。自主开发了国内最先进的数据校对处理系统、检索系统和标准库,具备提供各种调研、咨询专项信息检索与服务功能。目前,该网已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覆盖面最广的大型医药信息服务平台,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主要医药信息来源之一。
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以服务国家和行业为宗旨,以服务药学科技、医药行业、政府监管、社会经济为使命,16年来,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等方面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数据依据。2008年以来,该平台先后承担了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药物政策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WHO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新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发改委基本药品价格调研等国家重大政策和专项研究的数据保障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平台采用WHO药品编码分类方法开发了《中国医院药品商情》等信息产品,发布统计分析报告文字版万余份,为医院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研究、用药总量控制、招标采购等做了大量数据分析,为医药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防止重复投资提供了指导,在提升医药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实习编辑:梁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