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药玻包材暗战低端 标准建设端成必然选择

2009-11-10

核心提示:近日,一份由14家玻璃瓶企业老总联名起草,要求基本药物目录中禁止使用塑料输液瓶(袋)的报告即将上书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消息甫出,业内哗然。背后,一场中国药玻包材市场的暗战已不言而喻。

  近日,一份由14家玻璃瓶企业老总联名起草,要求基本药物目录中禁止使用塑料输液瓶(袋)的报告即将上书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消息甫出,业内哗然。背后,一场中国药玻包材市场的暗战已不言而喻。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市场萎缩和药品招标价格受限等上堵下截的发展困局,究竟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哪里?药包行业又如何在颠覆中重生?《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现,不少药包材生产企业已悄然谋变。

  标准建设要求紧迫

  多年来,我国输液领域由于标准化建设滞后,掣肘着产业发展。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加快药包材标准化建设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医药行业,应对能源及原料涨价、供过于求等发展瓶颈,频繁变更外形尺寸成为了许多包材企业应对市场变局的手段之一。”浙江药检所药包材室主任俞辉告诉本报记者,而我国的医药包装标准(YBB)只将规格尺寸列入推荐性项目,不设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条款,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对药用玻璃制品规格尺寸上的规范。

  俞辉认为,尽管2010版中国药典将药用玻璃标准纳入,但在对玻璃热膨胀系数、氧化硼的含量要求等标准的编制、内容、指标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上,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近期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授予在中国生产及销售Ⅱ型玻璃输液瓶许可的SGD集团圣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华德(Serge Cofrade)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高华德表示,在药用玻璃的发展历史中,标准化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中国包材标准仍存在较大缺陷,如在外观质量上描述较少,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判定缺乏统一的依据等。

  而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紧迫。高华德解释说,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据悉,圣华目前正在尝试成为在中国第一个获得ISO15378认证的企业。“当然,获得ISO15378认证肯定也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高华德说。

  近年来,国内药用包材尽管实现了升级换代,但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仍然很低。健康网药包材专业分析人士郭亚雄告诉记者,如果不加强标准化建设,就容易走入“唯价格论”的误区。

  “医用玻璃与塑料包装之争,除了利益博弈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标准建设滞后的具体体现。不过,我国玻璃包材主要集中在低端普通产品上,标准化建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郭亚雄说。

  探路高端市场

  时下,限塑呼声高涨,将药用包材低端市场的竞争推向了沸点,再加上外资企业相继挺进高端药玻市场,整个产业链悄然发生变化。

  对此,俞辉认为,随着新医改的纵深发展,药包材市场渐进式放量,而我国低端市场已饱和,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了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高端药玻产品却几乎是空白。”俞辉分析说,原材料成本日益上涨,而利润空间日趋压缩,这让不少习惯低价竞争的企业备感压力,另辟蹊径成为必然的选择。记者获悉,山东药玻已引进了美国艾姆哈特行列式制瓶机生产线,正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以不断满足用户的高端需求。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