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广州市老年人口突破1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2%,百岁老人是否有增多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市老龄委最新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有529名百岁老人,其中女性有439人,约占83%,男性有90人,约占17%,其中在各区县寿星分布上来看,越秀区以183人“雄踞”第一,其中男寿星39人,女寿星144人,数量都是各区第一位。而荔湾居次,百岁寿星人数达101人;其次是番禺区56人、白云区43人、海珠区38人、从化市31人、花都区23人、天河区20人、增城市15人、黄埔区11人。百岁寿星人数最少的是萝岗和南沙区,分别只有3人和5人,这两个区是全市唯一没有男百岁寿星区。不过,这些数据只代表户籍归属,不代表百岁老人的真正居住区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年纪太大,有的百岁老人儿女一代已经不在,靠孙、曾孙一辈“隔代”照顾。因此,百岁老人大部分“出路”就是在养老机构养老。
究竟谁才是最长寿的?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说,很难说,百岁老人是一个动态数字,且老人家年纪大,随时都可能走的,据悉,越秀区最老的百岁老人达到110岁。根据广州市老龄化的趋势,未来广州百岁老人数量仍会增加。比如,越秀区全区人口115万,其中老年人有19万多,占人口比例16.93%。步入百岁的老人,全区每月有望新增1~2宗。
瞧,这些老人活得如此快乐
“健康与艺术是我快乐源泉”
“人追求越多痛苦也越多”,家住华景新城68岁的杨老先生每天晚上看书看到天亮。中午起床后就吃饭,下午教育两个孙女练习小提琴,再辅导语文数学等。
什么人生才是幸福?杨老先生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最终答案,人生追求过多,就会痛苦,也很难使自己愉快。“我的人生唯一目标就是追求健康,我最卖力的事情就是练习好我的小提琴,它让我感到精神的满足。”
“一个人生活 乐观对待病痛”
“我不喜欢跟家人同住。”在荔湾区花地大道红棉苑居住的潘婆婆今年83岁,在一个儿孙满堂的家庭里,她总喜欢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喝茶,习惯一个人生活。孙子吕先生坦承:“我们都很担心她一个人居住,家人想照顾她,可她硬是不肯。”在生活上,潘婆婆喜欢自理,在做人态度上,潘婆婆更是乐观的,每当遇到风湿病等疼痛,潘婆婆都一笑置之,很少提及。她的乐观精神也影响了家人,是家人心目中的“开心果”。
“四代同堂就是快乐”
86岁的黄婆婆居住在越秀区大东街,是一个典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三个儿女在国外,其他四个住在广州,黄阿婆和小儿子一起住。“四代同堂就是快乐。”黄婆婆说,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关键在于相互理解,要学会角色互换,站在儿女的立场去体谅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儿媳钟女士对黄阿婆非常孝顺,从未和老人红过脸。钟女士说,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每个人都会老,今天孝顺老人,为孩子做个榜样,等自己老了孩子才会孝顺自己,一家人互相迁就,这个家庭就和谐,日子就过得有滋有味!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迈入百岁着实是一件令人羡慕事情。究竟什么是长寿的秘诀?记者走访的邝恩初、李惠芳两名百岁老人,用外人眼光看来,他们生活平淡,每天最大爱好就是聊天和散步;从人生经历来说,是普通工人或者会计;从家庭条件来说,也属于普通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从吃喝习惯上看,一道番茄炒蛋,一条罗非鱼都是他们的最爱……
或者,有人会问,难道一切平淡就是长寿的秘诀?这当然不是,在采访中他们总是面带微笑,或许从平淡中找到快乐,从平淡中感受到快乐,才是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