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骨量和低面积骨密度都可导致儿童时的骨折风险以及晚年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升高。骨量从童年到青春期后期呈纵向变化,早期积累速度较慢导致整体骨量峰值较低。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早期骨矿物质积累的定向干预可能会降低儿童骨折的风险,并预防以后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孕期和哺乳期间母体的维生素D(Vit D)状态是一个可改变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子女的肌肉骨骼情况。但是,很少有随机试验评估产前或产后补充维生素 D 对子女骨骼和肌肉发育的影响。
在一项已完成的双盲、剂量范围的临床试验中,招募了孕17-24周的健康孕妇,随机分成了5组,在产前/产后补充:0/0、4200/0、16800/0、28000/0 或 28000/28000 IU 胆钙化醇(Vit D3)/周,直到产后26周。本文报告了 4 岁时额外随访(n=642)时获得的长期结果。通过双能 X 射线吸收法测量骨矿物质含量 (BMC) 和面积骨密度 (aBMD)。使用手持式测功机测试握力。
与安慰剂组相比,联合高剂量组(28000/0和28000/28000 IU/周)的全身(无头部)(TBLH)的BMC、TBLH-aBMD和握力均无显著差异(BMC、aBMD和握力的平均差分别是 0.61g、0.0004g/cm2和0.02kg)。
在剂量范围分析中,各维生素 D 补充剂量组的TBLH-BMC、TBLH-aBMD和全身(WB)BMC和aBMD,以及握力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只有28000/28000 IU组幼儿头部的aBMD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平均差 0.024g/cm2,p=0.042);调整了儿童的身高、体重和性别后,该差异缩小。
综上所述。孕期、孕期+产后补充维生素 D 都不能提高幼儿 4 岁时的骨矿物质含量、面积骨密度和握力。
原始出处:
O' Callaghan Karen M,Shanta Shaila S,Fariha Farzana et al. Effect of maternal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offspring bone mass and muscle strength in early childhood: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Clin Nutr, 2021, https://doi.org/10.1093/ajcn/nqab396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