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微生物覆盖范围更广的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或与人群新发炎性肠病(IBD)及其亚型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当研究者将患者与其兄弟姐妹们进行比较时,抗生素疗法与其患IBD之间的关系或许仍然存在。
如今,IBD在全球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欧洲、美国等国,因为这些地区正在经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变及抗生素更频繁的使用;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在维持人类机体健康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开始会担心抗生素的使用或许会扰乱且永久性地改变机体的微生物群落,这或许就会潜在影响个体患胃肠系统疾病的风险。
在这项分析抗生素疗法与IBD风险之间关联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清楚地阐明,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或与个体患IBD、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直接相关;研究者Long Nguyen说道,本文研究结果或许肯定了很多人的怀疑,即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的抗生素是IBD患病的一个风险因素。然而,尽管有这种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和看似更为直观的假设,目前研究人员还并未进行基于人口规模的调查分析来支持这一假设。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大约2.4万名IBD患者(包括1.6万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8000名克罗恩病患者),并将这些患者与其2.8万名兄弟姐妹、以及11.7万名一般对照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调整了多个风险因素后,此前使用过抗生素或会让个体患IBD的风险增加近两倍,而且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患病风险都有所增加,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对应的患病风险或许更高。
据研究者介绍,该领域早期的研究规模较小,而且很少有超过几年的后续研究,与此前研究相反的是,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在10年的研究期间,以人群为基础对所有符合条件的新发IBD患者进行了登记和分析,同时限制了选择性的偏差;研究者Jonas F. Ludvigsson教授说道,在瑞典药物的覆盖面很广,包括抗生素在内的所有药物的信息几乎都非常完整,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的确认偏差,从而也能够使瑞典成为研究IBD风险因素的最理想的场所。
IBD影响着大约1%的瑞典人群的健康,同时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与患者死亡和患癌风险增加有关,最后研究者表示,识别IBD的风险因素对于有效预防并治疗这种疾病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抗生素使用与IBD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后期或为开发新型策略来干预IBD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思路。(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Long H Nguyen, Anne K ?rtqvist, Yin Cao, et al. Antibiotic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n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in Sweden,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online Aug. 17, 2020, DOI: 10.1016/S2468-1253(20)30267-3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经历过痛苦的就医经历,他们容易轻信虚假广告、江湖游医和“医托”的宣传,相信慢性前列腺炎有根治的“灵丹妙药”。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而最终不过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打击。那些所谓的“神奇”药物,绝大多数是抗生素。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