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神药再发威?阿司匹林还能预防这种癌症 | 一周资讯

2020-06-30 00:00:01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是为您带来的第33期资讯!

  要点一览

  预防癌症,阿司匹林还可以这样用!

  少吃盐,让你的肠道菌群帮你降压!

  Cell揭秘生酮饮食抗炎机制,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导致肠道Th17细胞减少

  阿司匹林可降低遗传性肠癌的风险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了阿司匹林的癌症预防特性。近日,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10年随访的临床研究[1],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遗传性结直肠癌的风险,至少持续10年。

  CAPP2研究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John Burn教授及其团队完成,始于1999年,主要研究林奇综合征,即遗传性结直肠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该病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引起的,错配修复基因的主要功能是纠正DNA复制时单个核苷酸的错误配对。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罹患大肠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广泛癌症的风险增加。

  该研究共纳入来自全球43个研究中心的861名(欧洲707名,澳大利亚112名,非洲38名,美洲4名)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每天两片(600mg)阿司匹林或者安慰剂,其中427名参与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434名参与者接受安慰剂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结直肠癌确诊情况。

  参与者在2年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或安慰剂,在治疗结束时,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随后长达10年,甚至部分患者达到20年的随访中,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开始阿司匹林治疗5年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开始出现差异,在整个研究观察期内,这种较低的癌症发病率一直保持不变。

  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427名患者中,有40人(9%)确诊了结直肠癌,而434名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有58人(13%)确诊结直肠癌。将包括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在内的所有与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的癌症计算在内时,阿司匹林组427名患者中74人(17%)患上了癌症,而安慰剂组434名患者中89人(21%)患上了癌症。

  由此可知,服用阿司匹林的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总体患癌风险,以及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均有所降低。该研究支持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结直肠癌。

  但神药虽好,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切不可私自服用。

  低盐饮食,让肠道更健康,还能降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及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血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今年六月,一项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2],其结果表明适度减少钠的摄入会影响人体的肠道微生物群,可增加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循环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且与血压降低和动脉顺应性改善有关。

  SCFA是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其含量是反映肠道菌群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SCFA在肠道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能够与血管内壁和肾脏中的相关受体结合,调节肾素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影响血压和血管弹性。

  该研究由美国奥古斯塔大学乔治亚医学院的Li Chen及其研究团队完成,采用交叉试验设计。研究共纳入145名(男性96名,女性49名)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50.7±10.7岁。

  所有参与者首先接受为期2周的低盐饮食培训,学会将每日钠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000mg,随后被随机分为两组,保持低盐饮食的同时分别服用钠片(9片/天,每片含10mmol钠)或安慰剂,持续6周后两组交叉,主要检测指标为血清中循环SCFA含量。低盐饮食配合服用钠片代表常规的钠盐摄入量,而低盐饮食配合服用安慰剂则代表钠摄入量减少。

  结果显示,减少钠的摄入,能够增加8种SCFAs的含量,其中2-甲基丁酸酯、丁酸酯、己酸酯、异丁酸酯和戊酸酯等5种SCFAs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还发现,钠的减少对SCFAs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女性中SCFAs增加更为显著,少吃钠盐对女性的好处更为明显。针对这一性别差异,研究者推测,可能是因为高盐饮食影响血压的作用机制及途径,在不同性别的人中也有所不同。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高盐饮食会改变人体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而引发高血压,而低盐饮食能够肠道微生物群更健康,从而产生更多的SCFAs,有利于降低血压,且对女性更有利,值得推广。

  生酮饮食还能抗炎

  生酮饮食是指一种脂肪比例高,而碳水化合物比例极低,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比例合适的配方饮食。生酮饮食通过减少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模拟人体的饥饿状态,迫使机体放弃主要利用糖类产生能量的代谢方式,变为主要通过利用脂肪产生能量。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相应的在循环中含量增高,生酮饮食由此得名。

  生酮饮食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被用于癫痫的治疗,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科学家对生酮饮食一直十分关注,近期发表在知名期刊Cell上的一篇文章[3]就研究了生酮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酮饮食能够抑制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降低了Th17细胞的水平,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

  该研究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家Peter Turnbaugh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完成,招募了17名体重超标的志愿者进行为期8周的住院干预和观察,前4周予以标准饮食(50%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35%脂肪),后4周则予以生酮饮食(5%碳水+15%蛋白质+80%脂肪)。

  采集这些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亚基因组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变为生酮饮食后,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双歧杆菌减少最为明显。研究者分别运用标准、低脂、高脂和生酮饮食对正常小鼠进行干预后,同样观察到了类似的肠道菌群的变化。

  研究者还发现,在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的单纯高脂饮食情况下,直接给小鼠喂食酮体后,小鼠的肠道菌群同样会发生变化,由此推测,生酮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是由产生的酮体引起的。

  为探究生酮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对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者将上述坚持生酮饮食的17名志愿者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分离,并移植到无菌的小鼠肠道内,结果显示肠道内的Th17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h17细胞能够产生和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具有促炎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生酮饮食以及酮体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导致肠道Th17细胞减少,有望用于治疗与Th17细胞增多相关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John Burn, et al. Cancer prevention with aspirin in 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 (Lynch syndrome), 10-year follow-up and registry-based 20-year data in the CAPP2 study: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June 13, 2020.

  [2] Li Chen, Feng J. He, Yanbin Dong, et al. Modest Sodium Reduction Increases Circulating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Untreated Hypertensive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ypertension , 2020;76:73–79.

  [3] Qi Yan Ang, et al. Ketogenic Diets Alter the Gut Microbiome Resulting in Decreased Intestinal Th17 Cells. Cell, May 20, 202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宋恩峰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脑瘤、膀胱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慢性胃肠炎、肝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虚、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各种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 魏睦新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中药逆转、便秘、肠易激综合症,肝胆病和免疫异常疾病的诊治,膝关节退变的短程高效治疗

  • 曲堂清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针灸治疗老年中风及其后遗症、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疼痛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