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最新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中风几率会增加

2020-02-28 00:00:01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叮!您收到一封来自驻大脑前线特工的最新情报!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中风几率会增加

  在中国脑卒中是主要死亡原因。大约50%的卒中患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颈动脉是最易累及的大血管之一。

  研究证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增加,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cIMT与肥胖、吸烟和高血压(BP)等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目前高血压患者中cIMT与卒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充分。

  近期,我国一科研团队在《Stroke》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平均cIMT与卒中初发风险之间关联的大型研究。

  该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13年8月24日至2017年12月31日进行,纳入了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11547名无卒中史的高血压成年人【平均年龄为63.7±7.4岁,男性4375名(37.9%),平均cIMT为0.7±0.1毫米】。

  在4.4年的中位随访中,有726例患者发生了首次卒中,其中631例缺血性卒中,90例出血性卒中。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平均cIMT与首次卒中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将cIMT分类为四级,与1级cIMT(<0.66 mm)患者相比,2-4级(≥0.66 mm)的患者首次卒中风险(HR=1.31,95%CI1.06-1.61)或首次出血性卒中(HR=2.25 ,95%CI1.11–4.58)的几率更高,但首次缺血性卒中并不显著。

  亚组分析显示,与较低的平均动脉压(Q1–Q4, <109.33 mm Hg)相比,平均动脉压较高(Q5, ≥109.33 mm Hg)的患者cIMT与首次卒中关联明显更强(P交互作用= 0.024)。舒张压水平表现出相类似的结果(P交互作用= 0.009)。

  这项基于社区的队列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cIMT与卒中初发风险呈正相关。在那些具有较高平均动脉压或舒张压水平的患者中,这种关联甚至更强,中国的这类患者应更加注意预防中风。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65岁以上发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多种基因调控,多种抗体、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疾病。我国大约有60万MG患者,近年来中老年MG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

  现有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为早发型MG,发病年龄在50岁或以上的晚发型MG。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征不同,但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近期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篇研究描述了超晚发型MG患者(≥65岁或以上)的临床、免疫学和治疗特征,并将其与早发型MG患者(<50岁)和晚发型MG患者(50-64岁)进行比较。

  研究采用了西班牙神经肌肉疾病注册中心(NMD-ES)的数据,纳入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之间登记符合标准的患者939名:288例(30.7%)早发型MG,227例(24.2%)晚发型MG和424例(45.2%)超晚发型MG。

  基线资料中,参与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7.9岁,男性占52.8%,AChR-Ab阳性为799名(85.1%),MuSK-Ab(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为25名(2.7%),SNMG为113名(12%),2名(0.2%)是AChR-Ab和MuSK-Ab双阳性。共有123名(13.4%)患者患有胸腺瘤。患者平均随访9.1年(SD 4.3),在此期间有114名患者死亡。

  分析显示,晚发型MG组和超晚发型MG组的男性发病率高于早发型MG组(p <0.0001)。晚发型MG组和超晚发型MG组在发作时(<0.0001)和最大恶化时(p = 0.001)更常发生眼肌症状。

  在超晚发型组中,AChR-Ab阳性(p <0.0001)、无胸腺瘤(p <0.0001)和更多威胁生命的事件(MGFA临床分型IVb或V)(p = 0.002)更为常见,但他们需要较少的药物来控制疾病(p <0.0001),并且耐药率较低(p <0.0001)。对此可能解释的是老年人中许多保护性调节机制扩展,例如外周T调节细胞的产量更高。

  结果显示≥65岁的MG患者主要表现为AChR-Ab阳性及胸腺瘤发生率较低,虽然发生危象的可能性更高,如果施以个性化的诊治疗方案,他们预后结果值得期待。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路易体痴呆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阳性指标不可忽视

  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ies,DLB)是一种以路易小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幻觉及帕金森综合征,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痴呆。

  神经影像学研究报道,DLB中的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范围为30%至90%,比帕金森氏病(PD)痴呆症比例高得多,Aβ对DLB进行分类具有临床意义。但是目前缺乏可预测DLB中Aβ病理的临床或影像学标志物的研究。

  Aβ阳性的DLB患者在皮质和纹状体中具有较高的淀粉样蛋白负荷,这反过来可能会影响神经心理表现和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活性的模式。近期,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篇研究探讨了DLB患者的Aβ沉积与认知或神经精神症状和Aβ相关的纹状体DAT活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共招募了51名在6个月内接受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脑部MRI、18F-FDG PET的DLB患者。根据脑淀粉样斑块负荷评分,将患者分为Aβ阴性(DLB-Aβ-,n = 20)组和Aβ阳性(DLB-Aβ+,n = 31)组。

  结果显示,DLB-Aβ+患者的诊断年龄更小(p = 0.017),注意力综合评分(p = 0.028)和视觉空间综合评分(p = 0.006)显著低于DLB-Aβ-患者,而焦虑(p = 0.006)和神经精神总负担(p = 0.013)明显较高,语言,记忆和正面执行功能两组之间没有区别。

  两个DLB组之间的纹状体次区域的DAT活性比较显示,不论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DLB-Aβ+组的前额叶皮层(p = 0.015)和腹侧纹状体(p = 0.006)的DAT活性较低。此外,腹侧纹状体中较低的DAT活性与DLB中的焦虑(p = 0.001)和总神经精神负担(p = 0.006)显著相关。

  确定DLB中的Aβ负荷很重要,因为DLB中Aβ的存在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更快发展,加速痴呆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研究为Aβ在DLB患者路易体病理学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Sun P, Liu L, Liu C,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the Risk of First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 Stroke, 2020, 51(2): 379-386.

  [2] Cortés-Vicente E, álvarez-Velasco R, Segovia S, et 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 of myasthenia gravis in adults based on age at onset[J]. Neurology, 2020.

  [3] Yoo H S, Lee S, Chung S J, et al. Clinical and striatal dopamine transporter predictors of β-amyloid in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J]. Neurology, 202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医学前沿:内镜锁孔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人的首位,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和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脑内血肿较大,内科治疗效果差,一般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脑内镜锁孔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手术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戴永辉福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痛、失眠、头痛、胆囊炎、胆石症、便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单纯性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哮喘、咳嗽、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脑瘫、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发症、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下肢静脉曲张、面瘫和中风后遗症后期康复治疗等。

  • 胡代槐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风后遗症、各种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 邹春盛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