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癌?这种人最不容易得食管癌!|一周资讯

2019-11-27 00:00:0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是为您带来的第五期资讯!

  怕得食管癌

  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文献报道了体重指数(BMI)与食管癌(EC)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然而,这些结果并不一致。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荟萃分析,详尽考察了BMI与食管癌,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DC)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收集了截至2018年底的相关文献,从科学引文索引(WOS)、PubMed 和Embase中筛选出25项相关研究,总共包括16,561名患者以及11,954,161名对照组的参与者。

  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体重过轻与患上食管癌的风险增加78%(RR= 1.78, 95%CI:1.48~2.14, p<0.001)和患上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57%(RR=1.57, 95%CI: 1.20~2.06, p = 0.001))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有趣的是,超重和肥胖与患上食管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56%(RR=1.56, 95%CI: 1.42~1.71, p<0.001)和134%(RR = 2.34, 95%CI: 2.02~2.70, p<0.001)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却与患上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分别降低29%(RR = 0.71, 95%CI :0.60~0.84, p<0.001)和37%(RR= 0.63, 95%CI : 0.60~0.84, p = 0.002))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此外,肥胖与患食管癌的总体风险上升51%之间存在着相关性(RR=1.51, 95%CI: 1.21~1.89, p<0.001)。

  发表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影响因子3.632)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提供了全面和更新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均可导致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因此,保持不胖不瘦的体型才是预防食管癌的最佳策略。

  肠道微生物真的很谜

  失衡还会导致结直肠癌?

  法国巴黎东大微生物系的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将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菌群移植到小鼠体内,会引起恶性肿瘤病变和表观遗传变化。

  散发性结直肠癌是由于个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而发病的。不利的环境会引起宿主细胞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DNA改变,从而导致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

  研究人员给136只小鼠移植了9名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新鲜粪便或9名无结肠疾病患者的新鲜粪便。研究人员在移植后7周和14周检查小鼠的结肠,重点考察了异常隐窝灶(ACF)的数量和恶化情况、微生物特征以及对结肠DNA造成的损害。

  实验结果显示,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那里获得新鲜粪便的小鼠体内出现了异常隐窝灶(ACF),这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虽然结肠组织没有任何显著的基因改变,但它们有更多的高甲基化基因,这些基因与结肠黏膜中ACF的发病率有显著联系。

  在验证了作为粪便移植供体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菌群失调情况以及与DNA异常(甲基化)之间的联系后,研究人员希望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单血液测试,用于无症状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影响因子9.58)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微生物群会通过少数基因的高度甲基化而诱发动物产生癌前结直肠病变。当然,上述初步发现还需要在临床试验中加以确认。

  中国本土研究

  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模式

  在中国,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很少。为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的研究人员考察了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社区居民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对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他们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并抽取每名参与者的10毫升血液样本用于实验室检查。

  这项研究总共纳入了4796名受试者,其中2506人(52.25%)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男女参与者的患病率无差异(P= 0.5974)。年龄(P=0.004)和教育程度(P=0.0128)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五个年龄亚组的患病率都表现出统计学相关趋势。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婚姻状况(P=0.0243)、饮用水来源(P=0.0433)、生大蒜的食用频率(P= 0.0310)、饮酒(P= 0.0207)、有关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知识(P= 0.0125)和相关疾病(P= 0.0257)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年龄、饮酒和传播途径的知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

  发表在《BMC 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2.252)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社会人口概况、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时值得考虑的因素。了解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和危险模式,有助于优化公共卫生工作,以更好地管理幽门螺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Jie Tian et al., Cumulative Evidence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with Evidence from 25 Observational Studies. ,J Gastroen Hepatol. 16 November 2019

  [2].Iradj Sobhani, et al., Colorectal cancer-associated microbiota contributes to oncogenic epigenetic signa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201912129 DOI: 10.1073/pnas.1912129116

  [3]. Wenhai Wang. et al.,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n oilfield Community in Hebei, China, BMC Gastroenterology.2019.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