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日本研究发现癌症的另一种形成机制

2014-02-14 11:48:24健康卫视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般认为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而形成的,但近日,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在iPS细胞相关实验中发现癌症的另外一种形成机制。

  一般认为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而形成的,但近日,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在iPS细胞相关实验中发现癌症的另外一种形成机制。

  据日本NHK网站2月14日报道,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山田泰广教授的研究小组,进行在活着的老鼠体内制造iPS细胞的实验时,将原定需要进行28天的特定基因活性化程序在进行到一周时停止,然后对老鼠体内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形成的并不是iPS细胞而是癌细胞。

  一般认为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而形成的,但是这回出现的癌细胞的基因却并无异常。可以看出这是另一外一种形成机制。

  山田教授表示:“这次的研究结果终究还处于老鼠实验阶段,而人体细胞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还得继续实验调查,希望能早日究明癌症发生原因和找到治疗方法。”健康卫视编译报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30期:甜食易致子宫内膜癌?

很多女性抵挡不了甜食的诱惑,但近日外媒却有“甜食会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的相关研究报道,到底甜食是不是女性的甜蜜负担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肿瘤病区梁慧超副主任医师认为,子宫内膜癌(Ⅰ型)属于雌激素依赖型疾病,而甜食会引起肥胖,脂肪会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从这一角度分析,甜食很有可能会加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