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会对心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据美国健康日网站12月19日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心血管行为医学的研究者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焦虑会增加人们中风的风险,焦虑感越强,中风的风险就越大。与焦虑感最轻的人相比,焦虑感最强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会高出33%。
这项研究选取了6000多名年龄在25~74岁之间的志愿者,他们都参加了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的第一届“美国国民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采访、医学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这些参与者的焦虑程度。在随后22年的追踪随访中,研究者利用医院或疗养院的医疗记录和死亡证明来记录他们出现中风的情况。在控制了影响人们患上中风的其他因素之后,得出了上述的结果。
研究人员指出,焦虑感强的人更有可能抽烟和不爱运动;焦虑感上升,应激激素就会增加,脉搏和血压水平也会上升,这都是中风发病的风险因素。
美国《赫芬顿邮报》同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精神病和行为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容易焦虑的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他们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会比其他人高出38%。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偏瘫是中风最主要的后遗症,是指人体某一部分随意运动的机能减弱或者丧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周国平教授认为,中风偏瘫患者越早进行康复,预后越理想。一般来说,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该在48小时后进行康复,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应在7-14天后进行康复。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