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蚊子携带细菌似乎算不上重大科技成果,但是这种感染如果能够阻断每年在全球感染两亿人并导致百万人死亡的疟疾流行呢?
中美研究人员9日宣布,他们通过给蚊子注射一种细菌,使其与蚊子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第一次使蚊子具有抵抗疟原虫的免疫能力,且这种免疫能力能传给后代。从理论上讲,这将导致携带疟原虫的蚊子越来越少,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疟疾。
“这就相当于给蚊子接种了一种疫苗,”研究负责人、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奚志勇告诉新华社记者,“将来蚊子虽然还存在,但有可能失去传播疟疾的能力。”
一些科学家将这视为“里程碑式成果”。进行类似研究的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斯科特·奥尼尔对美国学术期刊《科学》说:“我相当‘嫉妒’。我们可是努力了很多很多年。”
奚志勇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中国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当天在《科学》网路版上报告说,他们通过胚胎显微注射技术,使在中东和南亚等地区传播疟疾的最主要“媒介”——斯氏按蚊,感染上“沃尔巴克氏菌”,从而使这种蚊子对疟原虫产生了抵抗力。
2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希望用沃尔巴克氏菌来控制疟疾,但一直未获成功,最大难关不在于使蚊子感染细菌,而是要使蚊子能将感染的细菌传给后代。
中美研究人员发现,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使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在蚊子还是胚胎时就把细菌注射到未来会发育为成虫生殖系统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要借助胚胎注射?奚志勇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原因。他说:“包括幼虫、成虫等其他阶段的注射,都没有取得成功。因此我们猜测,(此次之所以成功)可能是因为在蚊子的免疫系统发育形成前注射,导致蚊子的免疫识别系统或许将这个细菌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没有发生排斥反应。”
携带这种细菌的蚊子表现出的三大特点,使研究人员对未来阻断疟疾流行持乐观态度。首先,一旦雌蚊感染这种细菌,就“可以经卵传递,子子孙孙都会感染”。第二,带菌雌蚊有生殖优势:未感染的雌蚊与带菌的雄蚊交配后产下的卵不会孵化,而带菌的雌蚊与任何雄蚊交配后产下的卵都能正常孵化,并把细菌传给后代,“这种生殖优势将把细菌很快扩散到其他蚊群中去”。第三,带菌蚊子本身可对疟原虫产生抵抗力。
奚志勇说,“显然不能像对待人那样一个一个地去给蚊子接种疫苗”,但由于沃尔巴克氏菌借助雌蚊的生殖优势能在自然界扩散,“将来或许会使所有蚊子都对疟原虫产生抵抗力,从根本上杜绝疟疾的流行”。
奚志勇说,用他们的“细菌疫苗”对付疟疾效果持久、环保。接下来他们将去野外现场,进一步研究沃尔巴克氏菌在蚊群中的扩散及其阻碍疟疾传播的能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