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静坐少动”让美国青少年比父辈短命5岁

2013-03-21 11:21:5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资料显示,现今美国青少年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肥胖等慢性疾病高发,预计这一代青少年的寿命要比父辈缩短5年。

  在美国,因为“静坐少动”, 专家预测这一代青少年的寿命要比父辈缩短5年!在中国,最爱体育锻炼的人群,是60到69岁的人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博士在美敦力“全球英雄”招募启动仪式上展示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周参加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量者,60到69岁的人群比例最高,但也只有11.7%。缺少运动已成21世纪最大公共卫生问题。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静坐少动生活方式是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第一组威胁因素,1996年美国心脏病学提出来静坐少动生活方式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这种危险因素是可以修正。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积极推进体力活动是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策略,尤其强调运动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延缓、逆转和治疗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干预策略。

  “静坐少动”的危害:学者推测美国青少年会比父辈短命5岁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至少31%的人不能参加各种各样的积极的体育锻炼,这样带来很多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尤其是糖尿病高发。

  王正珍说,关于糖尿病这两年说得比较多,它的发病率从4.1%增加到9.7%,另外还有更为强大的后备军,这些都跟缺乏运动有直接的关系。这样带来很多的负担,包括个人的负担,保险业的负担和国家层面的负担。对于个体来说,直接带来的是健康和寿命的损失。

  关于寿命的损失,王正珍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人在新英格兰学杂志2005年发过一篇文章,称现今一代美国青少年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由于肥胖使得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孩子身上高发,完了他们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和推算,预计这一代的孩子,他们的寿命将比他们父辈缩短5年。如果不改变现状,这一代孩子是历史上第一代比他父辈寿命要短的一代。

  “静坐少动”的标准:每周参加中等强度运动不足150分钟

  我们都说静坐少动对健康不好,但究竟少动到什么程度才算危险呢?王正珍说,静坐少动是有定义的,指的每周参加中等强度运动不足150分钟,或者用于运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不足一千千卡。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当中,全球死亡主要危险因素列举前五名是高血压占13%,吸烟占9%,高血糖占6%,缺乏体力活动或者体力活动不足也占6%,肥胖占5%,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个肥胖关注度肯定是超过静坐少动这种生活方式,但是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它带来的生命的威胁比肥胖要大得多。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研究,1000个美国人当中因为不同原因的死亡做了一个比例数的计算。首当其冲的是吸烟,在1000人当中435人因为吸烟而死亡,第二位的就是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占到了400人,这个比例数相当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医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在2007年推出一种健身新理念:运动是良医,并向全球推广这种理念,今年,美国医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将在印地安纳州召开第四届全世界健康处方运动良医的会议。

  “静坐少动”的消除:只要迈开腿,每天快走30分钟

  运动是良医,除了对疾病控制,还可以提高心肺耐力,人的寿命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跟心肺耐力水平密切相关,心肺耐力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发生疾病。

  什么样的运动是良医呢?王正珍的建议是,要给自己一个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合理搭配有氧运动,抗阻练习、柔韧性练习、综合功能练习。

  其中有氧运动对一般人来说,应该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主张每周锻炼5天,一天至少30分钟,可以连续不断完成,也可以分段完成,每段不小于十分钟,但是保持中等强度。如果有慢性疾病,或者有慢性疾病的风险比较集中的人群,希望运动时间从15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周300分钟,会有效预防或者延缓慢性疾病。

  综合功能练习就是各科类球类运动、瑜珈、太极等要求有一定技能水平的运动,如果擅长做综合运动,每天或者每周定时定量运动,完全可以取代有氧运动。

  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要迈开腿,每天快走30分钟就完成了有氧运动能量,也是可以的。

  除了适当运动以外,还要强调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两者结合对于疾病的预防对健康的促进,才会显示出来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都是提倡每天一万步,那这一万步究竟怎么才能完成?每天一万步,实际上包括了适当运动和体力活动。对于不能保证日行万步的人来说,王正珍的建议是把每天万步行分成两部分,比如必须要保证快走30分钟,大概就是能走三千到三千六百步,差下的六千多步就要靠生活中体力活动完成。

  运动是良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王正珍说,不管你带起搏器,还是戴胰岛素泵,慢性疾病患者在医生的全面指导下完全可以安全的参加运动,除了对疾病发展有控制,同样也能够获得运动带来的各种好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