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健康新知第57期:人工呼吸不是心肺复苏急救必需

2012-12-14 00:11:2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日本最新研究指出,对心脏骤停病人仅使用胸外按压急救,比实施按压+人工呼吸的传统心肺复苏术的生存率更高,而且病人经抢救后有更高几率保有良好的脑功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最近完成一项研究,发现心脏骤停病人仅使用胸外按压急救,比实施按压+人工呼吸的传统心肺复苏术的生存率更高,而且脑功能保存情况良好。【专题:人工呼吸急救可有可无?】

  通过电视和网络,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对待心脏骤停病人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传统的心肺复苏术主要由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动作组成。一般建议每做30次胸外按压,就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但最近有急救专家指出,如果由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实施人工呼吸,其急救效用实际上是很低的。此外,人工呼吸还会妨碍到对心脏骤停病人更为重要的胸外按压,延误最佳急救时机。

  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最近完成一项研究,发现心脏骤停病人仅做胸外按压,比实施按压+人工呼吸的传统心肺复苏术的生存率更高,而且病人经抢救后有更高几率保有良好的脑功能。

  该项研究共收集了1376名在2005年-2009年间经历过心脏骤跳的病人的急救资料。这一千多名病人在病发时都曾实施过心肺复苏术。其中37%病人只做了胸外按压,其余63%病人实施了按压+人工呼吸的传统心肺复苏术。

  通过数据比对,研究人员发现,仅做胸外按压的病人在病发一个月后生存率为46%,而实施传统心肺复苏术的病人的一个月后生存率则只有40% 。

  此外,仅做胸外按压的病人中,有超过40%的人仍然保持良好的脑功能,而实施传统心肺复苏术的病人则只有33%的人能保有良好脑功能。

  研究报告还指出,心肺复苏术只做胸外按压,不仅急救效率更高,容易学习,而且能降低对陌生人做人工呼吸所带来的不适感。

  研究负责人石见拓博士(Dr. Taku Iwami)更直言,他们推荐将胸外按压作为心肺复苏术的新标准动作,而将人工呼吸列为可选项目。

  尽管研究结论获得数据支持,但也有专家提醒,对儿童和幼儿实施心肺复苏术还是需要保留人工呼吸急救法。

  美国心脏学会则建议人们,在进行胸外按压急救时,按压动作要保持有力而且快速,并反复按压直至医生到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媒合作请联系jianggang#mail.39.net(请用@替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