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医用胶布,改善传统胶布易对皮肤造成伤害的情况。
传统胶布易损伤皮肤
从成人身上揭下医用胶布或者创可贴,往往都会感受到一阵“撕裂的痛楚”;若然这块胶布是从宝宝娇嫩的肌肤上揭下的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杰弗里·卡尔普(Jeffrey Karp)指出,从婴儿身上揭下胶布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导致明显伤痕。
目前,供成人使用的传统医用胶布都是两层式的:一层粘,一层不粘。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则不能再用这种胶布了,因为这种胶布一旦粘在关节上,很容易在宝宝活动过程中撕裂身体肌肤。同样的伤害也发生在皮肤脆弱的老年人身上。
卡尔普是此项改进医用胶布的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其余两位分别是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和布莱恩·劳利希特(Bryan Laulicht)。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相关临床试验也将在不久后进行。
蛛丝提供灵感
三位科学家从大自然中的三种物质获取了制造新胶布的灵感。他们首先发现,蜘蛛丝上只有部分区域带有较强的粘性,其它部分的粘性则较弱。而云母特有的分层特性,使其很容易就能揭开。此外,壁虎脚部的表面结构使得它能轻松地在墙上停留和行走。
受这三种事物的启发,科学家设计出未来的医用胶布:胶布分为三层,上下两层基本与传统胶布相同,顶层带粘性,底层不带粘性,关键的中间层是一层无毒涂层。科学家利用激光为中间的涂层蚀刻出壁虎脚部式的结构,以控制中间层的粘性保持适中,使得底层能牢靠地粘合在皮肤上,而撕开的时候却不至于伤及皮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媒合作请联系jianggang#mail.39.net(请用@替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