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最新研究称常喝塑料瓶装水易变中性人

2009-06-09 09:3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一项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饮用塑料瓶装水可使人体内颇具争议的“性别偏移”(即“不男不女”)化学物质含量提升超过2/3。<br>
最新研究称常喝塑料瓶装水易变中性人


  一项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饮用塑料瓶装水可使人体内颇具争议的“性别偏移”(即“不男不女”)化学物质含提升超过2/3。

  很多食品饮料塑料容器、易拉罐、以及透明奶瓶中含有一种常规化学成分双酚A(BPA),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研究显示,被调查者饮用PC(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瓶装水一周后,尿液中BPA的含量会增加69%,而BPA类似于雌性激素。

   来自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者首先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冲洗”,在此期间,为尽量不接触BPA,他们只能喝不锈钢瓶装的冰镇饮料。之后研究人员给被调查者两个PC塑料瓶,并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只用这种水瓶喝冰镇饮料。

  此前研究已证实,BPA摄入量高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联系。 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加热塑料瓶会造成更大危害。例如当家长使用塑料瓶给宝宝喂热牛奶时,一些有潜在危险的化学物质会渗透进瓶内液体中。

  大多数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BPA,但对于该物质的危害性,专家的看法却有分歧。欧洲食品安全局称,人体会将该化学物质自动转化为危害较小的物质。

  此前研究证实,BPA可以从PC塑料瓶体渗入所装液体内,但发表在《美国环境卫生展望》期刊上的这份研究报告首次证实了(使用PC塑料瓶饮水后)人体尿液中BPA浓缩物增加的对应含量。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珍妮·卡维尔说:“此前研究已证实BPA对健康有副作用,而这项研究填补了这种推断的空白——也就是PC塑料瓶是否是人体内BPA含量增高的罪魁祸首。”

  声音

  “用塑料制造的水瓶喝冷水仅一周,尿液内的BPA含量就超过2/3。加热塑料瓶,比如热牛奶,这种物质的含量会相当高。BPA可能扰乱腺体激素分泌,婴儿对此极其敏感。加拿大于去年禁止在生产PC塑料奶瓶时使用BPA。” ——哈佛副教授米歇尔

(责任编辑:危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