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病毒学》:我国科学家SARS蛋白水解酶研究获新进展

2009-05-21 09:5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理三室沈旭研究员课题组与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蒋华良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博士生胡天岑、张余等人研究发现,虽然Ser139和Phe140是SARS蛋白水解酶(SARS 3CLpro)二聚界面的相邻氨基酸,其突变可引起不同的酶的聚集状态和活性,即Ser139突变使酶以单聚形式存在,但却保持一定的酶学活性,而Phen140突变使酶以二聚形式存在,却丧失活性,通过晶体结构分析,他们系统研究了“3CL水解酶酶活”与“聚集状态”的关系,相应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病毒学》(Vir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理三室沈旭研究员课题组与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蒋华良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博士生胡天岑、张余等人研究发现,虽然Ser139和Phe140是SARS蛋白水解酶(SARS 3CLpro)二聚界面的相邻氨基酸,其突变可引起不同的酶的聚集状态和活性,即Ser139突变使酶以单聚形式存在,但却保持一定的酶学活性,而Phen140突变使酶以二聚形式存在,却丧失活性,通过晶体结构分析,他们系统研究了“3CL水解酶酶活”与“聚集状态”的关系,相应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病毒学》(Virology, 2009, 388, 324-334)杂志上,并被列为封面文章予以介绍。

  2003年全国爆发SARS期间,沈旭研究员和蒋华良研究员两个课题组通力合作,积极投入到“SARS病毒重要蛋白功能研究”中,迄今为止已取得一系列富有价值的成果,如发现并证实SARS病毒N蛋白与人CypA的作用是SARS病毒感染人体正常细胞的一个可能途径,为SARS病毒感染人体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发现SARS 3CLpro G11A突变体在晶体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阐明了3CL蛋白酶二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机制。

  此次的新发现,不仅为阐明SARS 3CLpro活性和催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素材,而且为基于3CLpro为靶点的抗SARS及相关病毒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实习编辑:焦卉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