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院5月11日宣布,通过在欧洲和美国等地进行的治疗研究发现,一种新型联合药物疗法可以明显缩短基因1型丙肝的疗程并提高治愈率。
负责这项研究的法兰克福大学医院斯特凡·措策姆教授说,丙肝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基因1型是比较难治疗的。在研究中,他和同事们将一种名为“Telaprevir”的蛋白酶抑制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三种药物联合对丙肝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使基因1型丙肝患者通常大约一年多的疗程大幅缩减,治愈率也提高了50%至70%。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介绍了相关研究。他们将300多名病人分为四组,分别接受Tela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三种药物四种不同组合方式的治疗。结果发现疗效最佳的方式是将三种药物先联合服用12周,之后再将后两种药物一起服用12周。
据介绍,目前常见的用上述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一般需要72周,而使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新方法只需要24周就可以见效。措策姆教授称,这种新的疗法对治疗丙肝“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习编辑:焦卉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