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与发展网络报道:气候变化只能增加传染病的负担,这一被人们普遍赞同的观点如今受到了挑战——这引起了一场可能波及卫生专业人士、环保人士和决策者的辩论。
近年来,科学家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文,预计温度的上升将扩大疾病传媒的范围,增加疾病的数量。
但是如今一位生态学家提出,气候变化的效应将比人们认识到的更复杂——而且甚至可能减少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生态学家Kevin Lafferty在4月出版的《生态学》杂志上提出了这个观点。该杂志已经发表了5篇回应的文章。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Kenneth Wilson说这些文章代表了“Lafferty的论文引发的评论者的极端和差别明显的观点”。Wilson为该杂志撰写了另外一篇讨论文章。
Lafferty的论文“看上去引发了生态学家之间的另一个激烈的辩论”而且扩散到了其他领域,“这是由于质疑气候变化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资助和带来政治后果,”Wilson说。
Lafferty在他的论文中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升温只是影响疾病的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之一。他写道,气候变化更可能改变而非扩展致病虫子的范围——而且一些地区可能遇到疾病减少。生态学对于解开这些复杂性至关重要。
昼长(这是一个季节而非气候因素)等因素可能影响疾病传播率,而降雨量可以在改变疾病传媒的栖息地方面扮演一个复杂的角色。诸如土地使用改变等人类活动和疾病控制手段也会影响病例数量。
Lafferty说,对该问题的简单总结常常得出一个单向的结果,即传染病在总体上将增加。
“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我感兴趣的是建立一个框架,从而让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研究它,”他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对过分强调气候而忽视了其他我们可以改变的真正重要的效应——例如经济——感到担忧。”
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ercedes Pascual和英国伦敦大学的Menno Bouma在一篇回应的论文中指出,例如,即便携带疟疾的蚊子活动的地理范围没有增加,它可能延伸到人口更密集和脆弱的地区。他们说,疟疾流行国家的人口通常集中在低风险、高海拔的地区,因此疟疾向海拔更高的地方转移可能增加病例数量。
Pascual 和Bouma还担心Lafferty的结论可能被解释为意味着气候变化在改变传染病模式方面没有扮演一个角色。
还有一些作者指出,已经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增加了一些人类疾病,并导致了两栖类、甲壳类和珊瑚的引人注目的疾病暴发。
但是英国牛津大学的Sarah Randolph在她发表在《生态学》杂志的论文中写道,如果关于气候变化作用的“夸大得过于简化的修辞”扰乱了公共卫生机构采取针对真正原因的更有效的改善行动,那么在道义上无法为其辩护。
(实习编辑:焦卉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目前,遇难人数超过150人,19人失踪,雅安5500多人受伤,累计造成38.3万人受灾。我们不能阻止地震,但我们能阻止更多的伤亡,一起来学习如何自救和救人。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