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新增33例 儿童老人为流感高危人群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公布,1月10日至16日,一周内北京报告甲型H1N1流感33例。随着春节临近,地区间人员流动性增强,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增强。
今年1月1日至16日,本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51例,其中报告重症病例1例,危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上周报告的33例甲流病例中,职业以离退人员、工人和干部职员为主。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本市流感病毒活动度较前期有所增强,但总体较为平稳,仍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导,同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活动度较前期有所增强。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将增大人群相互接触的频度与密度,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流感高危人群,出现流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增大。
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做好交通工具的定期消毒。在火车上保证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候车室、候机大厅保证必要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在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场所张贴有关防控流感的宣传画,让更多适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并完善和落实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预防甲流,6个习惯要养成
1、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地方。
2、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有病不要坚持上班或上学,减少流感传播和病情加重的机会。
5、体温超过39℃,且持续3天以上,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6、多锻炼,保持充足睡眠。
甲流最新消息:
甲流预防与治疗:
甲流死亡数据:
各地甲流动态:
(实习编辑:伍泳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