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可能引起人类致癌的因素很多,但哪种风险更大,一直没有很量化的数据。不过近日,美国《悦己》杂志邀请了多位癌症专家,以10分制给各种癌症风险因素打了个分。这些专家包括: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预防中心主任特雷泽·贝弗斯博士,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肿瘤外科专家黛博拉·卡普科博士,莫菲特癌症中心及研究所专家乔纳森·兰卡斯特博士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中心主任彼得·谢尔茨博士等。
吸烟:9.5分。吸烟与80%的美国女性肺癌有关,它还会增加子宫癌、胰腺癌、肾癌和口腔癌危险。
年龄:8.9分。55岁以上人群占确诊癌症病例的77%。人体细胞衰老与不良行为及外部环境都会增加癌症危险。
日晒:8.9分。65%的致命皮肤癌黑素瘤与日晒直接相关。
遗传因素:7.8分。只有5%-10%的癌症具有遗传性。
性传播疾病:7.4分。人乳头瘤病毒和乙肝,与某些癌症有关联。
肥胖症:6.6分。肥胖会提高体内多种激素水平,为癌症提供温床。
饮酒:5.6分。每天一杯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酗酒更危险。
饮食:5.3分。红肉和加工肉食会增加结肠癌危险。甜饮料会增加肥胖症几率,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不运动:5.0分。经常运动可降低肠癌、乳腺癌、肺癌及子宫内膜癌风险。建议每周适度运动15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75分钟。
避孕药:4.3分。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会加重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停止服用避孕药,其致癌危险会随之下降。
辐射:3.5分。生活中到处都有辐射,辐射较强的医学检查危险性更大,但必要检查不可少。
压力:1.3分。长期压力会影响到免疫系统和DNA修复,不利癌症预防。
手机:1.1分。近距离打手机损健康,手机免提可能更有助于防癌。
双酚A:1.0分。多项动物实验表明双酚A(多含于塑料制品中)会增加癌症危险,因此最好避免接触。
甜味剂:0分。没有确切证据表明人工甜味剂会致癌。
咖啡因:0分。早餐喝咖啡其实可降低基底细胞癌危险。
止汗药:0分。止汗药致癌纯属谣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太胖未必是好事,胖嘟嘟或许代表着已经患上小儿肥胖症。小儿体重严重超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童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为成年疾病的易发埋下伏笔。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