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患病总人数超过9000万,但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有糖尿病。那么,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怎样及早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糖尿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37岁的何佳霖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她说,疾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生活影响很大,它不是传统意义的疾病,长个东西开个刀养养就好了,这个是一年365天天天折磨着你,每顿饭都在较劲,很多东西不能吃不能碰,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什么都不能吃真是最大的惩罚。”
像何佳霖一样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在我国有9000多万,也就是说,每十个国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公众普遍缺乏预防糖尿病的知识。研究显示,我国十八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指出,早期发现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查血糖。究竟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杨文英教授说:“如果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就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史的人,同胞患病的比父母的还要严重,如果说兄妹都有糖尿病,那么你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第二是年龄,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家族史都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第三个就是如果你胖了,腰围体重大了,都容易引起糖尿病,因此现在肥胖的人应该定期检查。第四个,现在患有高血压甘油三酯高的人,还包括不爱运动的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血糖。”
为了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知晓率,提高民众主动测量血糖的意识和增加测量机会,卫生部门正在各地推广开展“健康小屋”。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说:“我们在各地倡导健康小屋,就是在社区里自测的仪器安排,现在很多社区都有这样的条件,也包括写字楼在内的一些场所,当你走到这,买菜晨练后可以到小屋自我测量,这是我们在推广的工作。”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患者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糖尿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有170万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与1994年相比,25岁~34岁中青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8倍。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说,遗传因素和肥胖是青少年和儿童患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青少年和孩子中发病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族遗传,父母如果有糖尿病,加上孩子从小胖,这样的孩子即使是青少年阶段,也会得2型糖尿病。总之,遗传和肥胖,这是让年轻人和小孩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据了解,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儿童,父母应当每半年就带孩子去医院化验血糖,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只有从儿童时期做好预防和管理才能更好的减少发病人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