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仅3成患者知道自身患糖尿病 专家建议定期检查

2012-11-15 09:31:56国际在线
栏目关注:

  今天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患病总人数超过9000万,但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有糖尿病。那么,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怎样及早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糖尿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37岁的何佳霖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她说,疾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生活影响很大,它不是传统意义的疾病,长个东西开个刀养养就好了,这个是一年365天天天折磨着你,每顿饭都在较劲,很多东西不能吃不能碰,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什么都不能吃真是最大的惩罚。”

  像何佳霖一样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在我国有9000多万,也就是说,每十个国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公众普遍缺乏预防糖尿病的知识。研究显示,我国十八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指出,早期发现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查血糖。究竟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杨文英教授说:“如果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就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史的人,同胞患病的比父母的还要严重,如果说兄妹都有糖尿病,那么你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第二是年龄,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家族史都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第三个就是如果你胖了,腰围体重大了,都容易引起糖尿病,因此现在肥胖的人应该定期检查。第四个,现在患有高血压甘油三酯高的人,还包括不爱运动的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血糖。”

  为了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知晓率,提高民众主动测量血糖的意识和增加测量机会,卫生部门正在各地推广开展“健康小屋”。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说:“我们在各地倡导健康小屋,就是在社区里自测的仪器安排,现在很多社区都有这样的条件,也包括写字楼在内的一些场所,当你走到这,买菜晨练后可以到小屋自我测量,这是我们在推广的工作。”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患者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糖尿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有170万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与1994年相比,25岁~34岁中青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8倍。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说,遗传因素和肥胖是青少年和儿童患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青少年和孩子中发病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族遗传,父母如果有糖尿病,加上孩子从小胖,这样的孩子即使是青少年阶段,也会得2型糖尿病。总之,遗传和肥胖,这是让年轻人和小孩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据了解,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儿童,父母应当每半年就带孩子去医院化验血糖,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只有从儿童时期做好预防和管理才能更好的减少发病人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杨文英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杨文英,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国家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卫生部慢病预防控制委员会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副组长,中央保健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华糖尿病杂志》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等多家杂志编委。学习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79-1981年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修。1985-1988年在荷兰Groningen大学附属医院深造。1988-今年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就职,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大内科主任,北医教研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专业特长:国内著名的内分泌专家,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特别在糖尿病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主要从事中国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发病因素的研究,同时专注脂毒性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卫生部课题,例如参与完成了著名的“大庆糖尿病研究”、主持完成了1994年牵头进行了19省市大规模糖尿病普查(卫生部课题94-1-093),为了解我国糖尿病流行动态提供了宝贵资料,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研究结果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2007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糖尿病、代谢综合症患病率流行状况的调查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系列分析。进行了全国近5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目前我国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14%。该研究建立了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数据库,构成了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基地网络,代谢综合征患者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域,样本具有代表性,这些都为进一步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近年来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脂毒性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同时参与或牵头了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药物观察研究,担任国际多中心药物研究的中国负责人,在新药观察研究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全国的糖尿病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了较多的贡献。近几年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的国际著名杂志包括Diabetes Care,N Engl J Med, Circulation,Euro-Heart J,Nutrition Nournal等,并受邀为《英国医学杂志BMJ  2010- May-293》和《Indian J Med Res撰写2010年世界糖尿病日的特邀述评》撰写述评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