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癌症患者生存期普遍延长

www.39.net  2008-8-29    
日前在上海书展推出的新书系列讲座《癌症只是慢性病》上,国家科技部亚健康课题组首席科学家、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倡导新的“抗癌观”:癌症只是一类慢性病,可以预防,更可以治愈。

  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带癌生存”完全可以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生存质量。

  癌是不可避免的生理偏差

  何裕民教授认为,癌症应该被视为一种生理偏差,是人生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结果。研究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两者都处于封存不动的稳定状态,只有发生了某种特别的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丢失,人才会患上癌症。资料表明,三成人一生中会因癌而求治,而老年人是肿瘤 “大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伴随着衰老,部分细胞癌变是种难以避免的生理过程,因此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癌细胞样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从本质上说,多数上了年龄的老人所发生的癌症,就像老人会骨质疏松、脑组织会变性 (早老性痴呆)一样,是一种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过程而难以避免的生理偏差。癌细胞是细胞 (主要是干细胞)的分化障碍,也就是说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生物学现象。正因为有这种偏差,生物才会进化或衰亡。越到老年,细胞复制的次数越多,出偏差的概率就越高。

  癌病发生缓慢可以防范

  何裕民表示,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再形成癌症,是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最快需要5年,通常时间在10到20年,有的甚至更长。

  多数情况下,进展缓慢的癌细胞并不一定对机体造成多大的伤害,只是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癌细胞 “疯长”,并侵袭重要组织器官,才表现出对生命的严重威胁。正因这些特点,近年来,全球肿瘤专家多次在专业大会上强调癌症只是一类慢性病,要改变传统的肿瘤认识和治疗方法,以延长和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

  许多国内著名医学院士为此也在大声疾呼,肿瘤权威孙燕院士等明确指出: “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

  有效监管让肿瘤“休眠”

  何裕民教授强调,人体内蕴藏着的抗癌能力是巨大的,若被调动发挥得当,它的抗癌力将高出平时数十倍:“更何况从内部调节人体的免疫平衡没有任何副作用。这样,我们就不必以牺牲正常细胞为代价来对癌细胞进行斩尽杀绝,让他们在体内‘和平共处’。 ”他指出,应该在癌症患者中大力推行“带癌生存”。

  “带癌生存”是指患者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消失,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配合饮食、运动、心理、社会等手段走向相对康复,带瘤生存。换言之,就是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休眠”。

  临床病例防治研究表明,“带癌生存”的患者生存期普遍延长,最长可延续10年以上,且生存质量提高,大多经中医药治疗3个月到半年后可体力恢复,尽管体内肿块依然存在,但饮食正常,生活不但能自理,并能户外锻炼。对此,他提出了“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的中医治癌新方针。

(实习编辑:周丽贞)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