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医改开始,一个强烈的讯号就一直萦绕着中小医药商业企业。
根据新医改方案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基本药物将采取实行直接配送(一次配送),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终端医疗机构,只允许一家配送企业从事配送工作。国家的这一规定必将促使处于商业渠道末端、从事分销活动的二三级中小配送商,由于配送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有限而在竞争中成为弱者,最终或被淘汰。
在第63届药交会即将开幕之际,2010第四届中国医药营销新锐论坛23号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体为《变局后的发展:代理制下处方药营销模式创新》。论坛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史万奎先生作了题为《未来三年医药流通趋势与行业通路模式变革的思考》的报告。间隙,笔者与史总聊起有关医药商业发展的话题,史总对“国退民进”的说法做了自己的阐述。
史总认为:“实际上国家没有国退民进的这样的一个说法,这是大家在下面自己传的一个问题。这个国退民进是两个概念,国控也是一个企业行为,就是说国家支持一些能够做大的企业快速做大,这是国家的一个方向。至于支持的是谁,并没有说你是国内的我就支持你,你不是国内的我就不支持你,没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只不过国药、国控还是一个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你国内像国控这样的企业也不少,但为什么国控能做,别的不能做呢?而且别的企业做不了这么好呢?这是一个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一个体现,这是第一个我跟你说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它未来要做强,我前面也已经说过,它是一个方向,但是它不是一个国家短期之内要达到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它达到是有问题的。所以说为目前的支持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完成增强能力,但是将来大企业之间的一个兼并同股肯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里是并不矛盾的。”
对于国家扶持史总也有不同的意见,他表示说短期之内快速完成是有问题的,在扶持之下过快增长无异于拔苗助长,最终的结果必将适得其反。其中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完成之后你企业的能力怎么建设?资源是结合了,你的能力怎么建设?你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你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那你怎么去跟人家竞争呢?而且当你不具备能力的时候,你的资源就是给别人去准备的。”
对此,中小企业应该有所思考,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增强自己的企业能力才是关键性问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郎成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传播医疗服务创新典范,见证健康服务新时代,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评选活动——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再度闪耀启动!目前网络投票平台已经吸引了几百万网民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