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悬崖边的国内疫苗——或爆发行业诚信危机

2010-04-07 15:0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疫苗,本应该成为人民身体健康的防火墙,然而近期的“疫苗门”事件让人民对这些进入身体或即将进入身体的疫苗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甚至是恐惧。某专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专题引用“中国疫苗,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疫苗门”的评论标题。这巨大的危机不仅仅来自于问题疫苗,危机更大的背景是政府的公信力和生产企业的良心被一个大大的问号烙在了人民的心上。<br>

  疫苗,本应该成为人民身体健康的防火墙,然而近期的“疫苗门”事件让人民对这些进入身体或即将进入身体的疫苗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甚至是恐惧。某专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专题引用“中国疫苗,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疫苗门”的评论标题。这巨大的危机不仅仅来自于问题疫苗,危机更大的背景是政府的公信力和生产企业的良心被一个大大的问号烙在了人民的心上。

  回顾近来“疫苗门”的一连串事件,山西2007年的事件被王克勤揭了出来,如同潘多拉魔盒的一扇门被挤爆一般,各种问题疫苗事件突如其来,与曾经的各种安全问题一样再次考验民众的承受能力。3月17日,山西问题疫苗事件被媒体曝出。几十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3月26日,广州又有3名小学生疑因接种甲流疫苗致病。当问题疫苗的受害者及其家长还在苦苦等待最终调查结果出炉的时候,3月29日,曾经因疫苗质量问题被勒令停产整顿的江苏延申居然已重装上阵。疫苗的安全性又一次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

  各式“疫苗门”高频发作,令人震惊!这让人不得不再想起,三鹿领衔主演的三聚氰胺奶业风波。当时妈妈们站在超时货架前,无奶可选的惶恐茫然,与现在家长给孩子接种疫苗时的忐忑与惊惧,何其相似!添加三聚氰胺在之后的调查中被证明为奶业行业潜规则,从生产销售到监管,一条龙链条式溃败。这样的昧良心的潜规则可谓精神上的三聚氰胺,那么现在疫苗门中有没有这种潜规则作祟呢?无疑是另一个巨大的问号!

悬崖边的国内疫苗——或爆发行业诚信危机

  疫苗,其本质就是不安全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安全”实质上是经济净效益,即疫苗的好处大过疫苗的坏处(效益>风险+成本);“安全”的另一个含义是指疫苗的风险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比如常见的短暂的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但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对于本质就不安全的疫苗,我们要不要相信专家?科学教导人要有怀疑精神,而专家们又一再以科学的名义要我们遵守他们制定的规则,信与不信,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需要权衡这两难的问题时,民众们需要一个公正的、权威的依靠,甚至不止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对政府部门和对体制的基本信任,民众们站在了专家一边;也同样因为这样的信任,民众们选择相信大企业的产品。因为越是与健康和生命最息息相关的事情,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就会越严格,受到的监督和审核就会越多。同时,其作假风险和违法成本也就越大。公众相信的不仅是法律和道德的力量,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

  然而,正是疫苗这道身体健康的防火墙引发了多起致病、致残、致死案件。正是流感疫苗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中国第一的大企业江苏延申公然通过添加物造假,手段堪比曾经是“免检产品”的三鹿。也正是山西省相关部门造成华卫公司,这样一个空壳的皮包公司垄断了山西全省关乎三千五百多万人生命安全保障的疫苗管理配送业务。4月6号上午,卫生部就山西“贴签疫苗”事件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这次的事件客观上已经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广大群众对疫苗的信任危机”。这危机是百姓对于政府,对于监管体制,同样也对于生产企业的巨大怀疑。

  而出了这样重大的疫苗安全问题之后,舆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职能缺失和体制的监管不利上,似乎那些没有被点的企业幸免于难。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看到对于政府的批评声背后所隐藏着的巨大的行业信任危机。在卫生部公开发表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卫生部重点提出了中国疫苗总体安全的情况。而从多家媒体的新闻报道上来看,问题疫苗的流出情况令人担忧。疫苗安全已经绝不仅仅是某些企业或者某些批次的事情。正如多家媒体因添加物而将河北和江苏的疫苗造假事件与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联系起来一样,整个行业也很有可能面临像奶粉行业一样的消费信任危机。

  在奶粉的安全问题暴漏之后,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困境。从消费者角度看,有专业网站的统计结果表明,最放心奶粉品牌前10位中,前8都是国外进口品牌。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品牌已经占据高端奶粉市场份额的85%左右。目前在奶粉的高端市场,国产奶粉企业国产奶粉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些许话语权,已经荡然无存,基本上无法取信于消费者。由于这种不信任造成了我国奶粉市场巨大的市场缺口,引发的事实便是今年前两个月,经广东海关进口奶粉量价齐升,不仅进口量创下2007年来单月历史新高,进口均价也上涨至每吨3061美元。

  反观疫苗市场,这次密集式连续轰炸同样是给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和教训。从07年开始于山西的一则新闻,所引发的疫苗市场一连串负面信息大爆炸,带来的影响绝不会比“三聚氰胺”小。

  我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疫苗商机,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即使在2006年医药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疫苗产业也令人眼前一亮,凭借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疫苗成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资料显示,国内4000多亿元的医药工业产值中,生物制药占10%,但就净利润来看,生物制药的贡献率达15%,且我国疫苗市场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在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内忧加剧的同时,外患同样不可小觑。国外的多家知名企业早已在国内铺垫布局。目前世界三大疫苗生产商已齐聚中国,并且正实现着从过去的进口疫苗商的定位到本土化生产和制造的转型。

  09年10月,GSK与江苏沃森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研发并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小儿疫苗,双方股权比例分别为65%和35%。同年11月3日,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公司,以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浙江天元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5%的股权。

  葛兰素史克位于泰州的合资工厂将合作生产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该疫苗属于国家计划接种疫苗)及其他儿童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属国家计划免疫疫苗,属限制外商投资领域。这或意味着,国家对外资在生产疫苗上的限制,可能因外资的曲线进入模式,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同时也意味着国内疫苗生产商一直依赖的政策壁垒将逐渐弱化。

  根据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已经出现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目录内;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内疫苗这一原本属于本土企业的“城池”,其边界已经开始松动。

  总体来看,今后我国一类疫苗市场由国有疫苗企业所独揽的局面很可能会被打破。而这次的疫苗安全事件则自下而上重重的给了国内疫苗一记重击,为跨国药企抢占国内疫苗市场加了一把力。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中国疫苗,到了怎样最危险的时候。整个疫苗行业已经再经不起安全危机的考验了。如果现在不能够从全行业出发,挽回老百姓的信任,重塑国内疫苗的产品形象,那么整个国内疫苗行业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作为我国疫苗的生产和配送企业,必须联合起来抵御这次危机,否则后果可能将无法预料。

(责任编辑:马杰)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