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物技术具有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健康、食物、资源、环境及安全等重大问题的潜力,其衍生的产业前景充满了魅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研究员李新男在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BioEco 2009)暨第44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NewDrugs China)专题分会上讲到。
李新男说即使是在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下,生物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慢,投资规模有所降低,但仍然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在发展。随着研发实力的增强,基因组、干细胞、转基因、生物医药等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少的巨大诱惑。
然而,利益与风险同在。生物产业作为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具有长周期、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支撑,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重大产业技术的突破与收获,既要求产学研合作创新,也需要风险分担。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长周期特点,必然要求产学研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首先要解决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问题,建立信用机制,才能齐心协力、优势互补;还要解决各得其所的利益问题,建立利益保障机制,才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般的、松散的、缺乏法律约束和保护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要创新产研学合作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采用市场经济常用的合作契约方式,建立一种长期、稳定、有法律约束的产、研、学合作创新关系。通过契约明晰盟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
通过这种模式创新,进一步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集成创新要素,聚焦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链,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生物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竞争力的,并能够支撑和引领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
点击了解更多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BioEco 2009)暨第44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