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五月“胆固醇月”来袭 专家:平时就该管好“坏”胆固醇

2017-04-27 18:12:5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4月26日召开的“胆固醇月”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的专家共同向公众呼吁:心梗、脑梗非常凶险,心脑血管导致的死亡是目前中国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发病的元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坏”胆固醇水平密不可分;心梗、脑梗可防可控,全社会都应当引起重视。

  面对我国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在今年5月“胆固醇月”来临之际,推出主题为“生死时速,当心梗脑梗发生时”的大众“胆固醇月”宣传教育活动。在4月26日召开的“胆固醇月”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的专家共同向公众呼吁:心梗、脑梗非常凶险,心脑血管导致的死亡是目前中国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发病的元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坏”胆固醇水平密不可分;心梗、脑梗可防可控,全社会都应当引起重视。

  与会专家还提出了“心梗脑梗防治三句话”:

  (一)一旦出现心梗脑梗征兆,立即拨打120, 赢得抢救时间最重要。

  (二)“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元凶,不能万事靠抢救,预防是关键

  (三)该治疗的要治疗,要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服用获益大。

  

启动仪式_看图王

  第一句:一旦出现心梗脑梗征兆,立即拨打120, 赢得抢救时间最重要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最致命的一种。

  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虽然我国治疗心梗的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但目前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改善,许多患者还未接受抢救就在送往医院的路上离开了这个世界。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增心梗患者有20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这是因为心梗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疾病,过了4-6小时抢救黄金期,再高超的技术都束手无策。

  那么,心梗发生时有哪些征兆呢?霍勇教授介绍说,如果患者出现突发性的心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心梗!

  “此时千万不要等待,一定要拨打120,同时,把门锁打开,给抢救提供时间。”霍勇教授强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介绍说:“脑梗,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即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脑梗患者超过100万,很多中青年也会中招。对于脑梗,大家要记住2个120。”

  第一个120是脑梗的识别,即看1张脸,看2只胳膊,0(聆)听语言,因为90%以上脑梗的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两只胳膊平举,一侧无力下垂;语言不清甚至无法说话的表现。

  第二个120就是脑梗发作后,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是‘不可逆’的,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

  第二句:“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元凶,不能万事靠抢救,预防是关键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成为我国所有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首位,面临严峻挑战。

  霍勇教授介绍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

  根据我国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升高所致。在众多危险因素当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它通过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对身体造成损害。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王拥军教授指出,“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的元凶。“坏”胆固醇危害极大,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 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坏”胆固醇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不断破坏着血管的健康,但却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生心梗、脑梗却为时已晚。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在“胆固醇月”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的特殊性。他指出,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的代谢异常,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病变。主要是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则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导致的。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问题。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管理可以说和血糖管理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糖尿病患者通常十分重视血糖的管理,却往往忽略了胆固醇的管理。

  第三句:该治疗的要治疗,要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服用获益大

  “不同人群各自对应的坏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健康人群和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患者人群对应的‘坏’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不一样!”霍勇教授指出,血脂化验单只显示健康人群的“坏”胆固醇目标值,而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脑梗患者都属于“非健康人群”,他们的目标值应当更低。

  王拥军教授特别强调:“对于患者,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该治疗的要治疗,要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

  对于冠心病、脑梗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众多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胆固醇水平被短时间内控制住了,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继续控制,随着“坏”胆固醇的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危害心脑血管。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随着胆固醇的增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会持续增加。所以胆固醇的控制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坚持。

  “胆固醇异常的患者,遵医嘱,该治疗的要积极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患者,遵医嘱,坚持长期、充分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心梗、脑梗的发作和复发。伴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为了防范发生心梗和脑梗,应积极予以胆固醇的管理干预和治疗。”王拥军教授说。

  那么,公众该如何来知晓自己的胆固醇情况呢?郭立新教授表示,居民应该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一旦发现血脂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郭立新教授说。

  心梗、脑梗十分凶险,一旦发生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发病的元凶,是沉默的杀手。患者和大众应当广泛认知到重视血脂检测,重视胆固醇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坚持长期的他汀治疗,有效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和再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郭立新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内分泌内科

郭立新,男,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糖尿病及代谢中心访问学习,俄罗斯莫斯科中央医院访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干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十一.五”攻关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央保健委员会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课题、卫生部北京医院院内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