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东盛科技(600771.SH)发布了重大资产出售进展情况的公告,称公司已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于2月29日签署了《补充协议》,双方同意将有条件交割的时间延至2008年6月30日下午5时,并对交易双方作出了更为细化的规定。
至此,此前“白加黑”可能有新买家的传闻不攻自破。业内人士指出,东盛和拜耳此举最终将获得双赢的局面。
价格不变
东盛科技与德国拜耳《补充协议》中,明确了原协议的所有其他条款均保持有效。这也意味着,交易价格并不会因汇率问题而“缩水”,“白加黑”会继续以10.7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保持中国医药界最高的外资并购纪录。
其中更为细化的规定包括,拜耳给“白加黑”等资产的出售增添了两个交割条件:其一,东盛科技2007年相关业务销售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3亿元;其二,以补充协议签署日和交割日之间任一个公历月末最后一日为截止日,任一12个月业务的相关销售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而此前的“白加黑”等资产交易协议中,对相关出售资产2006年的销售收入要求是3.6亿元,但2006年东盛科技年报显示,“白加黑”等产品200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16亿元。
与此同时,《补充协议》对拜耳医药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如在2008年3月4日之前,拜耳需要拿到原协议提及的拜耳注册资本增加,同时有合资格会计师出具的最新验资报告,以及在2008年4月5日之前,反映上述增资后拜耳新换发的营业执照。市场最为关注的汇率及交易价格,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按照原协议执行。
双赢局面
对此,东盛科技董事长郭家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够成功续签是双方所愿,双方此次交易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首先,根据中国药店杂志2008年资料显示,“白加黑”在全国被消费者指名购买和药店店员向消费者首先推荐的感冒药品牌中排在前两位,其品牌价值不菲。其次是中国国内OTC制药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在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网络控制方面经验丰富,外资巨头却屡屡水土不服,尤其是面对20年中国药品消费市场年均增长20%、OTC市场年均增长超过10%的实际情况,外资药企实在难以舍弃,一直在寻求更好的操作模式。因此,“白加黑”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占有率和东盛的成熟渠道是完成“白加黑”交易的基础。
“从双方此次签订的《补充协议》看,对买卖双方都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这增强了交易的可操作性。如果不出意外,这笔交易应该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资产交割。”一位证券人士分析,“此次收购‘白加黑’,将对拜耳的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有很大促进,而东盛也能缓解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所以这笔交易可以说是双赢的。”
上述证券人士认为,出售“白加黑”后,“东盛的选择余地就非常大了,既可选择出售其余医药资产套现后轻装上阵,再投医药或转投其他行业;又可选择将出售‘白加黑’的资金用于发展旗下包括广誉远在内的其余医药资产。”
截至发稿日,拜耳中国方面未对此事作公开表态。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