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07年增长的基数较高,所以2008年可能还会像近几年一样,在一个波峰后形成一个波谷,虽然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新增市场空间,但是行业内的一些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价格管制、成本上升等因素依然影响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医疗体制改革依然是影响医药行业的最主要因素,虽然目前医疗体制改革还没有最终的方案,但是即补贴供方又补贴需方的思路已经明确。目前补贴需方已经逐步展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体系都将得到政府的补贴,并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一起,成为覆盖全部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预计补贴供方的方案也将在2008年推出,具体的方案可能以补贴基础医疗机构为主。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推出可能改变我国目前的用药结构,治疗大病药物和廉价普药的生产企业以及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新的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在2008年将在2008年全面展开,如果能严格执法,进而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将对维护医药行业秩序,促进医药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优质制剂生产企业在这一行动中获益。环保压力将使原料药的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位,但是会呈现波动,不再像2007年的单边上涨。环保投入高,能力强的企业将会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收益。
国际资本继续关注中国医药行业,外资既是国内医药企业的竞争者,也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促进者,医药行业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战略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2007年A股市场中的医药板块经历了大幅的波动,由于投资收益在业绩增长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很多公司股价上涨并没有实质性的业绩支撑,但是随着股价的大幅调整,优质公司目前的股价已经进入了投资范围。
2008年市场将会重新评价医药行业,行业中的长跑者将会得到市场更多的认可,个股推荐海正药业、云南白药、白云山、科华生物和上海医药。
2007年,医药行业走出了2006年的阴影,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是实现大幅增长。2006年行业内的整顿使得行业内所有潜在的问题都浮出了水面,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我国的医药行业乃至医疗体系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虽然利益纠葛,医疗体制改革的方案历经一年的时间仍然没有定论,但是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也许还要经历波折,但是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的中国医药行业,必然会给那些专注于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人和资本带来丰厚的回报。
波峰2007
从2003年以来,医药行业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利润都经历了大幅的波动,形成了3个波峰和2个波谷,2003年由于非典的流行使得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医院也都准备了大批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带动了药品旺盛的需求和利润的增加。2004年由于2003年医院还有大量的储备药品,以及2003年销售收入的高基数,销售收入增长趋缓,2004年是GMP认证的最后一年,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费用的投入使医药企业的费用大幅增加,利润降到了谷底。2005年在药监局放出上万件新药批号的带动下,医药企业为了尽快收回GMP改造成本的,使带金销售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也同步回升。2006年的行业整顿使得行业再次陷入谷底。
2007年前8个月医药行业实现了销售收入3631亿元,同比增长24.73%,利润总额331亿元,增长48.76%,全年快速增长已成定局。
2007年行业快速增长一方面是2006年的基数比较低,行业整顿又压抑了一部分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在2007年有一定的释放。2006年和2007年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使得这部分的需求转化为对正常药品的需求。2005年开展的新农合医疗保险体系投保率在2007年达到了85%以上,保费达到了335亿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药产品的需求。
虽然行业的毛利率依然在低位徘徊(2006年30.53%,2007年前8个月30.81%),但是由于费用率的大幅下降(销售费用率下降了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使得行业的销售利润率达到了9.12%,仅次于2003年9.31%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