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环内酯类销售额30亿 市场占有率或再跌

www.39.net  2007-12-13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三者的销售金额已经超过了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90%的市场份额,但在其他抗菌药的不断冲击下,市场份额预计还可能进一步萎缩。

  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市场份额一直比较稳定,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罗红霉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已经牢牢占据了该市场90%以上的份额,市场表现亦各有千秋。

  抗感染药市场冷暖两重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世纪30~40年代抗生素的发现,使人们死于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大大降低。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各类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在发达国家,许多慢性病的市场容量比全身性感染的要大得多,研制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和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新药无疑比研发抗感染药物更有利可图,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因为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纷纷退出了抗感染药研发领域。由于新品的匮乏,2003年以后,全身用抗感染药已跌出了全球最畅销药物排名前十强,其增长也落后于全球药物的平均增速。

  与国际情况不同,感染性疾病是我国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身用抗感染药在我国医院用药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该类药物全国市场总额超过了300亿元。受政策影响,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为63.8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但2001~2006年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仍然达到16.25%。

  其中,抗菌药占全身用抗感染药市场份额的90%以上。在药品降价、加强抗生素处方和使用管理以及反商业贿赂等因素的影响下,抗菌药2006年的增幅大幅下滑;未来几年内,虽然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由于我国庞大的患者群体,该类药物仍然是未来不可取代的用药大类,市场同样诱人。

  内外交困,占有率下滑

  从2006年样本医院抗菌药购药金额的构成来看,头孢类占50%,位居第一;喹诺酮类占15.2%,青霉素类占12.6%,分别列第二、三位;大环内酯类约占5.0%。

  由于品种较少,大环内酯类算是抗菌药中的小类,但将样本医院数据放大后可推算,大环内酯类的全国医院市场总额仍在15亿元以上,全国销售额达30亿元。

  2006年,与其他抗生素一样,大环内酯类药物受国家医药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出现了销售下滑的现象。该类药物近年来缺乏新品的支撑,因此,在其他类型抗菌药的不断冲击下,市场份额已连续两年出现了明显下滑,预计还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第二代药物独领风骚

  与以红霉素为代表的第一代药物相比,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半衰期延长;其抗菌活性更强,并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不良反应也较少,因此更受临床医生的青睐。第二代药物在大环内酯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84.1%上升到2005年的93.1%,虽然2006年有所下滑,但仍可保持在91.1%的水平。

  从销售金额来看,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的销售金额稳居前三甲,三者的销售金额已经超过了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9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阿奇霉素的市场占有率达62.8%,克拉霉素占20.7%,罗红霉素占7.7%,品种集中度非常高。

  重点品种分析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一直是全球最畅销的抗菌药之一。1998~2005年,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产品“希舒美”已连续8年进入全球畅销药前50强。2005年,希舒美的全球销售额高达20.25亿美元,位列抗感染药物之首。由于希舒美的专利已于2005年10月期满,在非专利药的冲击下,2006年其全球销售额出现了大幅下滑。

  国内企业早在1998年就绕开行政保护获得了阿奇霉素的生产批文。截至2006年,国内获得阿奇霉素原料药以及制剂生产批文的生产厂家多达270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因此,虽然阿奇霉素在大环内酯类产品中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但该产品的品牌集中度却极低,希舒美虽然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也不到15%,其余产品均在10%以下,前10名产品仅占40.2%。

  阿奇霉素2001年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为9100万元,2006年已升至1.8亿元,5年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14.5%。从剂型上来看,口服剂与注射剂几乎各占半壁江山。

  克拉霉素在全球范围内,雅培公司的Biaxin/Klacid(克拉仙)已经成为畅销全球的产品,受非专利药物的影响,其销量逐年下滑,2005年全球销售仍达到10.65亿美元,属于“重磅炸弹”药物。

  从2004年开始,克拉霉素已经超过罗红霉素成为国内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第二大品种。其在大环内酯类中的比重已经由2001年的15.6%上升至2006年的20.7%;在样本医院的购药金额由2001年的3115万元上升至2005年的6982万元,但2006年降至5947万元。

  克拉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中的重要品种,其市场竞争同样非常激烈。截至2006年12月,获得过原料药和制剂生产批文的国内生产企业也已多达142家。但与阿奇霉素不同的是,克拉霉素品牌集中度较高,排名前3位的克拉霉素产品市场份额之和已接近70%,扬子江药业的产品以31.3%的份额排名首位,江苏恒瑞以19.4%紧随其后,雅培以17.2%名列第3。另外,丽珠制药、华东制药、山东新华和广东南新共占约16.7%的份额。

  该品种2001年样本医院销售为3600万元,2006年升至5900亿元,5年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13.8%。从剂型上来看,口服制剂是绝对的主流,占克拉霉素销售金额的95%以上。

  罗红霉素根据样本医院数据统计,罗红霉素在大环内酯类中的份额已由2001年的22.4%下降为2006年的7.7%,销售金额也从4500万元下降到2200万元,未来市场可能进一步萎缩。

  根据样本医院购药数据显示,扬子江药业的“仁苏”是该市场的主导品牌,多年来稳据该市场首位。2006年,扬子江药业占该市场69.2%的份额,位居第2位的江苏恒瑞占7%。可以预见,在市场集中度分布悬殊、整体市场又日趋萎缩的情况下,罗红霉素的不少品牌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

(责任编辑:李俊皓)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